针刺行气法之一。指用提插手法来加强和控制针感传导方向的方法。《针灸大成》:“徐推其针气自往,微引其针气自来。”又:“推之则前,引之则止。”推指插针,引指提针。
针刺补泻法之一。指针刺得气后以针上下进退的快慢和用力的轻重来分别补泻的方法。《难经·七十八难》:“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意指插针为补,提针为泻。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提插补泻手法。以反复紧按慢提(重插轻提)为补法;以反复紧提慢按(重提轻插)为泻法。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按人体的“中轴”而言,前后侧移位(即上、下侧移位,用提按法,即两手拇指按其突出的骨折一端向下,余指提起下陷骨折的另一端向上;内外侧移位(即左、右侧移位)用端挤手法,即用一手端正骨折一端,另一手将向外突出的骨折另一端向内挤靠。其目的在于使“陷者复起,突者复平”,断端对位平正,达到解剖复位之效果。
出声的哭。《灵枢·癫狂》:“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
明代医家。号可斋,湖南邵阳人。初为官吏,后留心于医药,遂谙医术,并于晚年着成《神农本草经汇通》一书十卷,由其后代于万历间付梓。今有刊本行世。
南宋医家。吴县(今属江苏)人,平时留心医药,为人乐善而好施,邑人有“滕佛子”之称。尝从良师习岐黄术,精于儿科,尤以善治疳积之疾着称。尝辑《走为急疳真方》一卷行世。
病状名。指酸楚不适。《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病名。指有头疽生于肺俞及肝俞者。据其所生部位而言,属于发背疽之范畴,见《证治准绳·疡科》卷四。证治可参见发背条。
皮肤针的一种。呈圆柱状,上端有弹簧装置,按压时有细针数枚从底面的小孔中伸出,浅刺皮肤以治病。适用于小儿或畏针者。
旧病名。《女科辑要》卷五:“儿手先出者,名曰讨盐生。”相传古代如产时儿手先下,产婆以盐半分涂儿手心,儿手即缩回,故名讨盐生。相当于横产。此法现已不用。参横产条。
古代以陶瓷碎片代针砭刺。或称瓷针。《本草纲目》:“以瓷针治病,亦砭之遗意也。”现多不用。
明代医家(1369-约1450年)。字尚文,号节庵、节庵道人。余杭(今属浙江)人。习儒精医,于伤寒尤有研究。着有《伤寒六书》(又名《陶氏伤寒六书》)六卷(1445年),流行较广,颇有影响。此外,尚着有《痈疽神秘验方》、《伤寒点点金书》、《伤寒全生集》等。
南北朝时梁代医药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又号胜力菩萨,或云陶胜力。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道教徒。博学多才,曾被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很受统治者敬重。其思想渊源于老庄哲学及葛洪神仙道教,亦兼杂有儒家、佛家之说,在医药方面对本草学有着较深的研究,尝整理《神农本草经》旧文,并增收魏晋以来名医所撰《名医别录》,合编为《本草经集注》七卷(原书已佚,现有敦煌卷子残本)。该书收集药物七百三十种,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等分类,并按药品来源及自然属性论述药物形态、产地、主治、炮制、贮藏等,亦较《神农本草经》等书为详。所载“诸病通用药”则为以疾病为纲进行药物分类的先导。《本草经集注》一书总结南北朝以前的药学成就,为唐代《新修本草》的撰写奠定了基础。此外,另撰《养性延命录》,收录魏晋以来各家养生学说。尚有《陶隐居本草》十卷、《陶氏效验方》五卷、《太清要草木集要》、《太清诸丹集要》、《炼化杂术》、《合丹节度》、《药总诀》、《服饵方》等医学本草学著作多种。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督脉、足太阳之会。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一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发热,疟疾,头痛,项背强痛,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清代文人。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字东亭。经二十余年,辑家藏及所收集之医方编成《惠直堂经验方》四卷(1734年),收方一千多首。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指吹花癣,详见该条。
证名。斑出色红,状如桃花者。见《温疫论补注》卷上。因热毒入侵血分所致。治宜清营泄热,用黄连解毒汤合白虎汤、犀角地黄汤或举斑汤等方。参见斑条。
病证名。又名寸白虫病、白虫病、脾虫病。《诸病源候论》卷十八:“寸白者,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寸而色白,形小扁,……以桑枝贯牛肉炙食,并生栗所成。”多因食生肉或未熟猪牛肉所致。症见腹痛、腹胀、泄泻或泻出白色节片等。治疗以驱虫至头节排出为止。可选用槟榔、南瓜子、仙鹤草根、石榴皮等。
泛指高温所引起的灼伤。其中,高温液体或蒸气所伤的,称烫伤;被火焰或火器所伤的,称火伤,也叫烧伤。
①病证名。出《幼科金针》。又名妨乳、颊脂垫。小儿生后一月左右,口腔内两侧近牙龈处,出现肿硬隆起的脂肪垫,剖视之颇似螳螂子,故名。小儿患此,吮乳困难,甚至啼哭不能出声,日久则面呈黄色,以鼻准部为显。宜暂停吮乳6-8小时,将乳汁挤出,用滴管或小汤匙喂儿,即可自愈。如硬块不易消退,可用冰硼散涂齿龈,每日二三次,切忌割治。
②即桑螵蛸的别名。
病证名。指因食糖过多而引起的哮喘。嗜食甘味酿湿生痰,气道不畅,脾运失司,肺气壅滞所致。《类证治裁》卷二:“治虚哮用麦冬三两,桔梗三钱,甘草二钱。……糖哮加佩兰三钱,再用海螵蛸火煅研末,大人五钱,小儿二钱,黑沙糖拌匀调服。”
病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又有濡泻、濡泄、鹜溏等名。通常泛指水泻或大便稀溏。《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满,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多由受寒或饮食不洁等因素酿病,湿甚亦为此病的常见病因。后世亦有将泻下污秽、粘垢之粪便称之为溏泄者,如张璐《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引戴复庵云:“溏泄者,污积粘垢,湿兼热也。”参见濡泄、泄泻条。
便溏,大便稀薄不成形。《灵枢·百病始生》:“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麋。”
法医学著作。一卷。宋·桂万荣撰。刊于1213年。本书载述刑法折狱的一些典型案例。每案皆有四言标题。其中有一些案例涉及法医鉴定的内容。现存《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清末医学家。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少习儒,后因父病,乃留心医学。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亦以医闻名。见识广博,治学提倡“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为早期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著述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两卷(1892年)。认为西医与中医互有优劣,主张应“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其观点对此后中西医汇通者影响颇大。曾着《血证论》八卷(1884年),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治血证原则。药物学专着有《本草问答》两卷(1893年),书中论及本草学理论,比较中西药学之异同与短长。另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九卷(1893年)、《伤寒论浅注补正》七卷。以上五书合称《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另著《医学见能》四卷(1873年)、《痢疾三字诀》、《医易通论》、《医易详解》各一卷(附《医案类录》)以及《医柄》、《六字方证中西通解》等。
宋代医生。养治奇疾,生平不详。
元代医家。先世随宋高宗南渡(1126年),迁居浙江绍兴,世为医官。永卿于元贞(1295-1296)年间为平江路医学教授,定居嘉定(今属上海市)。后世子孙中以医闻名者甚众。
清代医家。字维德。山东益都人。精于儿科,撰《痘科温故集》二卷(1752年)。该书以《内经》五郁之治为本,论痘郁条达之法,且参以己验。书中附有治痘六十三方及治痘后余毒诸方。
宋代医药学家。字审元。成都华阳人,一说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后迁居成都。世代为医,元佑(1086-1094)曾从师于李端伯。为人诊疾,且不论贵贱,更不避寒暑风雨,有召必往。经多年收集整理,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三十一卷,目录一卷。该书总结前代药物学成就,举凡经史百家,佛书道藏中有关医药记载,均加择录,收药达一千七百四十六条。其书初成于元丰五年(1082年)前后,后经陆续增补,约于元符元年至大观二年(1098-1108年)间定稿,由艾晟校补刊行,名《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一卷。政和六年(1116年)医官曹孝忠据此重新校正,名《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明·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主要以此为蓝本。
清代医家。原名方淮,字桐园。上海(今属上海市)人。一作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曾入太学,好经术,兼精医学,尝参阅《达生编》、《绣阁保生书》、《医方考》等,撰成《大生要旨》(又名《妇婴宝鉴》)五卷(1762年)。为妇产科专书,流传较广。
明代医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活于万历(1573-1620)年间。以医为业,擅长用温补之法治病。多获奇效。精于脉诊。着有《脉诀》一书行世。
清代外科学家。字芹洲,一字玉峰。昆山(今属江苏)人。长于外科,采集王肯堂之《证治准绳·疡医》、陈实功之《外科正宗》、祁广生之《外科大成》等书中之简要易懂部分,辑成《外科心法》十卷(1775年)。后又辑《外科选要》二卷(1776年),便于初学者习读。
清代医家。字立三,号笠山,一号林嶝。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典狱官,并为狱中犯人诊病;仿效康熙年间过绎之所辑《吴中医案》一书,将江浙地区40余名医家的文章约百篇汇集起来,其内容包括有医学论述、专题评论、验方、考证,笔记等,名为《吴医汇讲》(1792-1801刊),为具有医学刊物性质的早期文献,保存了不少资料,于当时医林交流切磋,亦有裨益。
明代医家。字尚龄,号恕斋。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唐永卿之后裔。世承医业。参考诸家方论,质以先辈所传,间附己意,撰成《原病集》四集(1474年)。此书论述七情六淫之伤,饥饱劳逸之过,内容详明,亦为当时医家所宗。至六世孙唐敏学,始刊此书。另着《伤寒百问》、《良方秘括》,均佚。
清代医家。字衡铨。上海(今属上海市)人。名医唐千顷之侄。亦精医,撰有《人参考》一卷(1778年),另有《内经要语》一书,未见刊行。
西汉医生。临菑(今山东淄博)人。淳于意之弟子,曾为齐王侍医。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外治法。用热汤装在容器内熨按身体局部的治法。与现代之热敷相似。有疏通腠理,改善循环的作用。尤对局部病症有效。《素问·玉机真脏论》:“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南宋医家。号龙溪隐士,龙溪(今属福建)人,生平欠详。着有《伤寒解惑论》一卷,现日本有刊本行于世,国内则系与《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之合刊本。
药学著作。三卷。元·王好古撰。刊于1289年。卷上为药性总论部分,选辑李杲《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的部分内容并作了若干补充。卷中、下分论药物,分草、木、果、菜、米谷、玉石、禽、兽、虫等九部,共收238种药物。书中所论药性,均根据各药所入三阴经、三阳经的特点,结合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等性能予以发挥,并附引了有关的各家论述。本书的特点是强调药物的归经、药物的气味的阴阳所属及升阳浮沉,并从此出发征引前代各名家的有关论述,对所载药物的药性与功治作了详尽的发挥。现有元、明、清多种刻本、《四库全书》本、《医统正脉》本及《东垣十书》本。
①即汤剂。详该条。
②清酒的一种。属五谷之液,色清而味淡,与醪醴相对。《素问·汤液醪醴论》:“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张景岳注:“汤液醪醴,皆酒之属。……汤液者,其即清酒之类欤。”
清代医家。字来苏,浙江石门人。生平欠详,曾校辑《脉因证治》二卷,皆录自朱丹溪之著作如《丹溪心法》、《格致余论》、《金匮钩玄》等书。
医方著作。又名《章氏重订补注汤头歌括》,四卷。章纳川编集。初刊于1913年。卷一汤头钱数,载章氏所撰有关药物分量的若干文章;卷二为汪昂的《汤头歌诀》,则章氏予以补注;卷三为章氏所编《新加温病汤头歌诀》及李东垣《药性赋》等;卷四为汪昂的《经络歌》及章氏医案。现有抄本及上海会文堂书局石印本。
医方著作。严苍山撰于1924年。作者选集汪昂《汤头歌诀》以外的临床常用方剂139首(包括附方),按汪氏体例将其编成歌诀,并与《汤头歌诀》合编为《汤头歌诀正续集》。1949年后有排印本。
医方著作。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编。本书将通行的《汤头歌诀》一书,进行了简要的白话解释和个别内容的增删修订,文字浅显简要,便于初学者学习。196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医方著作。一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刊印后相应地出现了多种后人续补、增注或改编的作品。其中196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汤头歌诀白话解》,就是本书较为详明的一种注释本。现存清刻本、石印本、铅印本50余种。
方剂学名词。即汤方。指以内服煎汤剂为主的药方。清·旺昂《汤头歌诀》将常用方剂的药物组成、功用编成歌诀,便于学者记诵。
宋代医生。号默庵,武义(今属浙江)人。少攻儒,累售不弟,后结庐专心攻医,其书精湛。活人颇众。建炎间,有婺守室女因蛊疾,累治无效,延睃治之,应手而愈。
病证名。因沸水、油所烫,或被火烧灼肌肤所致之疮伤。出《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一,证治参见烧伤条。
宋代医家。东阳(今属浙江)人。医术高明,尤精于小儿科,尝着有《婴孩妙诀论》三卷,已佚。其后代亦以医名。
方剂学名词。药物剂型之一。又称汤液。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汤剂具有吸收快,作用强的优点,又可根据临床具体病症灵活处方,故临床上应用最广。《千金要方》序:“凡古方治疾,全用汤法,百十之中未有一用散者。……卒病贼邪,须汤以荡涤。”《圣济经》:“汤液主治,本乎腠理,凡涤除邪气者,用汤最宜。伤寒之治,多先用汤者以此。”
病名。即烧、烫伤。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四。因沸水、热油所烫,或因火烧灼而造成肌肤溃烂致伤者,证治详烧伤条。
南宋医家。东阳(今属浙江)人,世医出身,祖汤民望、父汤麟为进士,尝着《婴孩妙诀》99卷,而《宋史·艺文志》记为《汤民望婴孩妙诀论》。另尚有《博济婴儿宝书》(一名《明验方》二十卷),均佚。
方剂学名词。又称汤头。古代将药物剂型以煎汤剂为主,故将内服药物方剂(主要是煎汤剂)通称为汤方。参汤头条。
明代医家。其原名佚,秦邵(今属江苏)人,生平欠详。尝着《保产机要》及《绣阁宝生》,现日本有刊本。
㈠(tāng,音堂)
①热水。《灵枢·九针十二原》:“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
②汤药,汤剂。《素问·评热病论》:“饮之服汤。”马莳注:“又当饮之以汤剂。”
㈡(tàng,音烫)通“烫”。烫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
吐法之一。即刺激咽喉引起呕吐的方法。用于痰涎阻塞咽喉急症或误食毒物或食滞在胃者。
眼科外治方法名称。指用金针拨断晶状体悬韧带之方法。参见拨内障手法条。
肛肠科医疗器械之一。临证可用以检查诊断肛肠疾病。见清·高梅溪《外科图说》卷一。类似于今日之窥肛器。
明代医僧。居歙县(今属安徽)北八十里的箬岭上。擅长针灸,所用针纤细如毛,长不过寸许,一投辄效。某人瘫痪二年,屡针不效,静思恍然:“此人皮肉肥厚,短针不足用也。”乃易金针长五寸,一针而愈。复针胡振声中风僵卧两天,旋愈。奇验多类此。
同痰迷心窍。详该条。
病证名。多因妇人体肥,痰浊壅遏胞宫,以致经血不得及时下达,故经行错后,血色淡,质稠粘,兼见平素带下量多,心悸头眩等。治宜健脾除湿,化滞导痰。方用六君子汤加苍术、香附、南星。
病证名。指肺脏受邪之后,输布津液功能失职,致聚液成痰,阻滞于肺。症见痰盛气逆、喘咳等。临床又分痰热阻肺、痰湿阻肺。见各条。
病证名。简称痰闭。
①泛指痰浊引致的闭证。临床多见痰火内闭和痰风内闭二种。参闭条。
②指痰迷心窍或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痫证等精神神经病变。
③温热病中湿热相挟酿成的闭证。《温热论》:“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又“此津亏湿热熏蒸,将成浊痰蒙闭心包也。”
指痰湿阻滞,肺气不得宣降的病变。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而粘、容易咯出,或气喘痰鸣、胸满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治宜宣肺化痰或降气平喘,方如三子养亲汤。
痰湿系秽浊之邪,故称。
病证名。痰湿注于腰部而致之腰痛。一名淡湿腰痛。《症因脉治·内伤腰痛》:“脾湿不运,水饮凝结,则为痰注腰痛。”腰觉重滞,牵引背脊,或有一块冷痛处,遇寒则痛剧,得热则稍减;或兼有腰间微肿,按之濡软不痛,皮色不变;或伴有腹泻,其脉沉滑或沉伏,宜涤痰化湿。以南星二陈汤、导痰汤、龟樗丸、控涎丹等方选用;亦可以肾着汤加南星、半夏。兼虚者,可兼用六君子汤、金匮肾气丸。参见腰痛、痰湿腰痛条。
病名。指生于脊背处之无头疽。《外科大成》卷二:“痰注发,形如布袋,坚硬如石,不红不热……”参见无头疽条。
病名。类中风之一。见《证治汇补·似中风章》。由湿痰、痰热生风而致病,多见卒然晕厥、昏迷、喉有痰声,舌本强直,肢体不用,脉多弦滑、洪滑。宜化痰息风,用苍白二陈汤、导痰汤、温胆汤等方加减。多见于脑血管疾患。参见中风、类中风条。程钟龄《医学心悟》认为痰中即为湿中,聊备一说,供参考。
病证名。恶阻证型之一。平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不能输布而聚为痰浊;孕后经血壅闭,冲脉之气上逆,痰饮随逆气上冲所致。症见恶心,呕吐痰涎,胸满不食等。治宜豁痰降逆。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汤。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卷四。属自汗证之一。常兼见眩晕呕逆,胸满吐痰。宜和胃化痰,用抚芎汤、理气降痰汤。兼脾虚者,用理中化痰汤。参见自汗、痰证条。
病证名。因痰证所致之发热。《证治汇补·发热》:“痰证发热,向夜大作,天明渐止,必兼胸膈不快,恶心不食,肢倦体瘦。盖痰滞中宫,阻滞升降,故恶心痞满。血无所滋,故夜分转甚。津液不化而体瘦,气血阻滞而倦怠。均宜健脾化痰、宽中清火,则痰利而热除矣。如果实痰为患,滚痰、化痰二丸,皆可选用。”参见湿痰发热、痰积发热等条。
病证名。痰,古作“澹”或“淡”。泛指痰浊之邪滞留于体内的病证,包含较广。痰与饮常兼并发病,《金匮要略》有专篇论述。《诸病源候论》则记述了寒痰、热痰等痰证。朱丹溪谓:“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肿痛,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见《丹溪心法》)。《症因脉治·痰证》:“痰之为病,变化百出,皆内因七情,外感六气,中宫失清化之令,熏蒸结聚而成。须分所兼之邪治之。”《医林绳墨》卷二:“人之气道,贵处清顺,其痰不生。设若窒塞其间,痰必壅盛。或因风、寒、暑、湿、热之外感,或因七情、饮食之内伤,以致气逆液浊,而变为诸症之所生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景岳全书·杂证谟》:“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有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所以凡是痰证,非此即彼,必与二脏有涉。”临床上根据痰饮因、证和部位的不同,又为分风痰、寒痰、湿痰、燥痰、热痰、虚痰、实痰、气痰等病证。参见各该条目。
病状名。指痰质胶粘浓稠难咯,色白带黄,多属肺热。
病证名。指痰火而致躁烦不安的病证。见《万病回春·痰饮》(原本误躁为“燥”)。《重订通俗伤寒论·夹痰伤寒》:“咳嗽不爽,胸中气闷,夜不得眠,烦躁不宁者,此火痰郁遏胸膈也。名曰痰躁。”可选用陷胸、泻心汤辈,或有用加减温胆汤者。参见痰证、躁烦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属眩晕中较常见的证型之一。《症因脉治·内伤眩晕》:“痰饮眩晕之因,饮食不节,水谷过多,胃强能纳,脾弱不能运化,停留中脘,有火者则锻炼成痰,无火者则凝结为饮,中州积聚,清明之气,窒塞不伸,而为恶心、眩晕之证也。”临床除前述症候外,常兼见胸前饱闷,膈下漉漉有声,甚则头痛、心悸、苔腻、脉滑。又可分为湿痰眩晕、风痰眩晕、痰火眩晕、实痰眩晕、虚痰眩晕等不同。参见有关各条。
病证名。心悸之一种。吴澄指出:此症因“停积痰涎,使人有惕惕不宁之状,其则心跳欲厥,其脉滑大者是也。”(《不居集》卷二二)。宜以涤痰定悸宁心为大法,用温胆汤、茯苓饮子;心虚而兼痰火者,用八物定志丸。参见心悸条。
病证名。六郁之一。见《丹溪心法》卷三。指痰气郁结、肺气不利的病证。《万病回春》卷二:此证“动则喘满气急,痰嗽不出,胸胁痛,脉沉滑也。”治宜涤痰解郁,用痰郁汤、涤痰汤、节斋化痰丸、升发二陈汤、润下丸、越鞠丸等方。参见六郁、郁证条。
病证名。指痰浊、瘀血壅阻于肺而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痰瘀嗽,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宜养血以流动乎气,降火疏肝以清痰,四物汤加诃子、青皮、竹沥。”参见咳嗽、痰嗽、瘀咳等条。
病证名。指痰饮病以眩晕为主证者。又有“醉头风”之异名。《金匮要略》论痰饮,有“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等记述。临床有风痰眩晕、痰火眩晕、湿痰眩晕、停饮眩晕、实痰眩晕、虚痰眩晕等。参见眩晕及有关条目。
病证名。属痰饮咳嗽的一种证型。《伤寒指掌》卷四:“凡咳嗽,喉中燥痛或痒,仍不渴饮者,此痰饮挟燥火也。夫脾家有饮,故不渴;而肺家有火,故喉间燥痒也。宜理气分之热,兼逐脾家之饮,勿以喉间燥痛而妄用滋清。半夏、茯苓,重用橘红、杏仁、川郁金、栝楼皮、白通草、冰糖炒石膏。”亦可以温胆汤加味方治疗。参见痰饮、痰饮咳嗽条。
病证名。指胁痛因于痰饮所致。《金匮要略》有“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的记载。《东医宝鉴·外形篇》:“痰饮流注于厥阴之经,亦能使胁下痛,病则咳嗽、气急引胁痛。”孙一奎治此病证,主张用导痰汤(见《赤水玄珠》卷四)。悬饮胁痛(胸膜积水)可用十枣汤、控涎丹。参见停饮胁痛条。
病证名。指胃痛因痰饮而发。《东医宝鉴·胃脘痛》:“痰饮胃脘痛。胃中若有流饮清痰作痛,腹中漉漉有声,及手足寒痛,或腰膝背胁抽掣作痛。宜用小胃丹、控涎丹、三花神佑丸、芎夏汤、加味二陈汤、加味枳术丸。”参见痰积脘痛条。
病证名。因痰饮留滞所致之呕吐,常伴有眩晕、泛恶等症。《症因脉治》卷二:“痰饮呕吐之证,呕而肠鸣、漉漉有声,眼黑眩晕,时时恶心。”多因脾虚不通运化痰饮,积于中脘,得热则上炎,遇寒则凝滞。不论寒饮、热饮均可引致呕吐。寒饮者,舌苔薄腻,脉多沉迟,用苓桂半夏汤、茯苓半夏汤、二陈汤、来复丹;热痰者,苔黄腻,脉滑数,宜用栀连二陈汤,或温胆汤加芩、连。参见呕吐条,
病证名。指痰饮病以咳嗽为主证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所论痰饮病,其中之十枣汤证、小青龙汤证均以咳嗽为主证。《医门法律·咳嗽续论》:“盖以咳嗽必因之痰饮,而五饮之中,独膈上支饮,最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嗽;即无外邪,而支饮渍入肺中,自足令人咳嗽不已。”痰饮咳嗽,如见多痰、色白或如泡沫,咳引胁痛者,治宜温化痰饮,用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等方;悬饮则需逐饮,用十枣汤、控涎丹等方;畏寒肢冷、水肿,脉沉细者,属肾阳虚,宜温阳利水,用真武汤、肾气丸等方。又:《丹溪心法附余》主张以辰砂半夏丸主治一切痰饮咳嗽。参见痰饮、支饮、悬饮等条。
病证名。指痰饮病兼见呕泻、腹痛等症。见《症因脉治·霍乱》。此证由脾虚、痰饮聚于中脘,中气升降失常,临床多见胸脘懊憹,心胁痞闷、疼痛,泛泛欲吐,腹中雷鸣,或发怔忡心悸,忽发呕吐、泄泻,胸腹疼痛。脉多滑大,或沉滑、滑数。此处之霍乱,多指急性胃肠炎所致之胃肠功能紊乱。治宜以蠲饮、调中、止泻为大法。宜二陈汤、平胃散、平陈汤、导痰汤等。参见痰涎、霍乱条。
病证名。指因痰饮留滞而致之腹胀。《金匮要略》有用己椒苈黄丸主治痰饮病腹满,肠间有水气的记述。《症因脉治》卷三:“痰饮腹胀之证,胸腹满闷,怔忡喘急,短息倚肩,呕恶痰涎,或腹中漉漉有声。”痰饮腹胀多因脾胃传化失职,不能温化痰饮所致。宜祛痰化饮为大法。胸闷怔忡者,宜小半夏汤、二陈汤;喘逆倚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呕恶痰涎,平胃二陈汤;腹中漉漉有声,导痰汤;腹胀满,肠中有水气,己椒苈黄丸。参见痰饮、腹胀等条。
病证名。指痰饮患者有明显恶寒之症候。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论痰饮(留饮),有“其人背寒冷如掌大”之载述。《证治汇补·恶寒》:“痰饮恶寒,由痰滞上焦,营卫阻滞,抑遏清道,不能固密腠理而恶寒。肥人多有此证。脉滑或沉,周身沉重,胸满食减,肌肉如故。”并提出“浊痰滞膈,先用姜茶探吐,后用通圣散加减”的治法。张璐则以指迷茯苓丸主治张仲景所说的“心下有留饮,其人背恶寒,冷如冰”的病证。一般而言,痰饮咳嗽宜以通阳化痰为大法,亦可斟酌病情,选用二陈汤、苓桂苓甘汤等方。参见痰饮、恶寒等条。
病证名。指痰饮病以气喘为主证。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所论之“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咳逆、倚息、不得卧”、“支饮不得息”等论,均突出了喘逆症候。《症因脉治·喘证论》:“痰饮喘逆之因,饮水过多,脾弱不能四布,水积肠间,或痰成饮,上干肺家。”痰饮喘逆,临床常见卧平即喘,时咳时呕,肠中漉漉有声,甚则咳逆倚肩,面色虚白,其脉多弦滑(弦紧为寒饮,弦数为痰热),宜选用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甘遂半夏汤、二陈汤等。兼表证,用小青龙汤;便秘者,导痰汤加大黄,甚者滚痰丸、十枣汤酌情选用,参见痰饮、痰喘条。
病名。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但此书记述之痰饮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则概括多种饮病,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此数种中之痰饮,则属狭义之范畴。痰饮由体内水湿不化所酿生。《赤水玄珠》卷六:“痰饮。胶固稠粘者,痰也;清而稀薄者,饮也。”费伯雄则谓:“痰饮者先生痰而后停饮,积水为病也。”(《医醇剩义》卷三)后世根据停饮部位、停饮久暂的不同,又分为流饮、留饮、支饮、溢饮、悬饮、癖饮、伏饮、肺饮等不同。临床表现的证候较为纷繁,如头晕目眩,耳鸣,口眼瞤动;或嗳气吞酸,嘈杂呕哕,或咽嗌不利,吞之不下,咯之不出,咳吐絮状粘痰;或心下如停冰,心中冷痛时作;或梦见怪诞、鬼魅;或足腕酸软,腰背卒痛;或四肢骨节烦疼而无定处,乃至手麻、臂痛,状如挫闪;或脊背有一如掌大之寒痛区;或表现为绕颈核块;或皮肤如有虫行感;或发为癫狂、中风;或见心下怔忡,心悸,如人将捕之;或喘嗽、呕吐;或呕出冷涎、黑水、绿汁等。由于痰饮病多由脾、肺、肾功能失调,影响人体水液正常输化所致,故宜温补脾肾治其本;利水、宣肺、逐饮治其标。又:痰饮作为饮证之一,系指水湿之邪留于肠胃所致。《金匮要略》:“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治宜温阳化饮,方用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等。张仲景所论此狭义之痰饮,后世亦名流饮。参见该条。
病名。即痰膈。见《医方考》卷二。参见痰膈条。
证名。系指眵泪稠浊似痰,粘糊满目的证候。见《广勤轩遗稿》。参见眵泪条。
证名。指痰中经常带血。《不居集》卷十三:“痰血,咳咯唾皆有之,兼顾血屑、血丝、血点是也。”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多种肺部感染。参见咳血、咯血、唾血等条。
病证名。即痰泄,一名痰积泄泻。《医学入门》卷五:“痰泻,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此因痰留肺中,以致大肠不固。”泻下物如白胶、或如蛋白状,泄泻时泻时止、时轻时重,常兼有头晕恶心,胸闷食减,肠鸣,苔微腻,脉弦滑。宜化痰祛湿,用节斋化痰丸、海青丸、青州白丸子及二陈汤加味方;脾虚者,用六君子汤。参见泄泻、痰积泄泻条。
病证名。指痰湿壅阻于肺,使肺气不得宣降。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满闷、动则咳嗽加剧、气喘痰鸣,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方如二陈汤。
病证名。多因素体肥胖或嗜食厚味,以致躯脂过剩,痰湿内生,痰湿阻遏经隧,冲任血行涩滞,症见经行量少,色淡质稀,并兼见日常带下量多,面色(白光)白,头晕心悸,下肢轻度浮肿等。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方用苍附导痰丸,或用二陈汤合芎归汤。
病证名。头痛证型之一。头痛因于痰湿上蒙清窍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痰湿头痛的特点为头痛有沉重感,或如有物包裹之感,兼见胸脘满闷,呕恶痰多,发作无时,苔白腻,脉滑或濡滑。宜化痰祛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芎辛汤、导痰汤等。参见头痛、痰厥头痛条。
病证名。多因妇女素体肥盛,脾虚健运失职,以致水湿停住,损伤任、带二脉,症见带下量多质粘味腥,伴胸腹胀闷,或有恶心、痰嗽,或便溏纳呆等。治宜健脾除湿化痰。方用苍附导痰丸或六君子汤加苍术、柴胡、升麻。
病证名。不孕证型之一。即湿痰不孕。指妇人体肥,又恣食厚味,痰湿内生,阻滞冲任胞脉,难以摄精成孕。多伴有带下量多,月经不调等症。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方用启宫丸。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气喘因于痰壅而加剧。轻者颇类痰喘、齁喘,重者则为哮证。参见有关条目。
病名。指人体腹部所生触之有形之包块。见《医学入门》卷五。其病因湿痰内郁所致。症见其疝痛有常处,触之有形。治宜理气燥湿化痰。可用海石、香附二味,姜汁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