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图谱类著作。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生药学教研组编。本书收录全国常用药用植物947种,包括1958年以来各地发现的部分新品种,按植物学分类的科属排列,每种除绘有原植物线条图外,并对其别名、产地、形态、药用部分、采收、成分及应用等作了简要的叙述。196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伤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本书原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之一,后经修订印行。书中首述伤科总论,其次介绍各种类型的骨折、脱臼、伤筋、创伤和内伤等病,比较系统规范,可供临床参考。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内科理论著作。
①清·熊芴撰于1821年。一卷。本书将中风病的病理、诊法及治疗等有关问题分为18论进行讨论,反映了上自《内》《难》,下迄清代的重要学术论点。并附医案数则。现有《三三医书》本。
②吴锡璜撰。一册。阐述了吴氏对中风病病因和症候的认识,并介绍了各种病型的治疗。现有1922年上海文瑞楼本。
药学著作。三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第一分册为提取、分离、鉴定和含量测定;第二分册为药物筛选方法;第三分册为新技术的应用。197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医论著作。明·张介宾撰,撰年不详。共收医论四十五篇,专就金、元诸家论医的偏执处“辨论之,以正其失”故题曰“质疑录”。全书重点论述多种病证的治则,在其重阳气学术思想指引下,进一步发挥了温补学说。对作者本人早年著作中立言未当之处,也作了辨析和纠正。本书收入《医林指月》中。
药学著作。九卷。清·吴继光撰。刊于1782年。本书所载是作者采集琉球群岛的各种草木药物。吴氏亲自写生绘图甚至携带实物数百种到福建、北京等地,广泛咨询老药工、药农、并经反复鉴定后方始入编。其中内篇四卷,收药41种,以常用的内治药物为主;外篇四卷,收药96种,多属用于外治的民间药;附录一卷,收载22种,属于不能移植或“不知其状”的药物。书中插图比较精致。所作按语,多系咨询鉴定之所得,颇多可取。现存日刻本及1984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医案著作。赵守真撰。本书选收作者临床验案一百例,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妇科、儿科治例。所列医案大多记载了病证治疗的全过程、较系统地叙述病证的表现、辨证的重点、诊断的依据,处方的准绳等内容。对充实中医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辨证论治在医疗实践中的运用有所启发。196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痘疹专书。一卷。明·汪机撰。刊年未详。正文部分分绘有始出、圆混等16幅痘疹图形,每图又分顺、逆、险三个小图,图下附解说。最后为治痘方剂,共选153方。该书以绘图的形式阐述痘疹的发病过程和顺逆。形象逼真,易于理解。
外科著作。又名《治疔大全》,二卷。清·过铸撰。刊于1896年。卷上为治疔总论,叙述疔疮的辨证大法并50余种疔症;卷下列治疔的方剂和药物。现有清刻本、石印本和民国中医书局铅印本。
医方著作。系新出土汉代竹、木简牍医书。不着撰人。1972年于甘肃武威县旱滩坡东汉墓中出土,现存92枚手写医简,所以又称武威汉代医简。其中可辨识的药方约36首,药名百余种。此外还有针灸疗法等内容。这是历代文献所未收载的一部早期医学文献。内容可见于197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武威汉代医简》一书中。
疟疾专着。一卷。明·卢之颐撰。撰年不详。卢氏以《内经》理论为主,结合后世论疟及个人体验详述xx疟因证,分析诸疟的一般证状和变证的证治。此书后附《xx疟疏方》一卷,,选方38首,叙述方药的炮制颇详。现有多种清刻本、《四库全书》本、《医林指月》本等。
病名。出《素问·疟论》等篇。
①为疟疾的通称。《圣济总录·疟病门》:“xx疟者,以疟发该时,或日作,或间日乃作也。”“寒温瘅疟,动皆该时,故《内经》统谓之xx疟。”
②指间日疟。《说文解字》:“xx,二日一发疟也。”《说文句读》:“谓隔一日(发)也。”
③指老疟、久疟。《医学纲目》卷六:“xx疟者,老疟也。”“久疟者,xx疟也。以其隔二三日一发,缠绵不去。”
④疟病四季发病各具特点者。《诸病源候论·xx疟候》:“夫xx疟者,夏伤于暑也,其病秋则寒甚,冬则寒轻,春则恶风,夏则多汗。”参见疟疾条。
⑤传尸病的别称。《外台秘要·传尸》:“传尸病,亦名xx疟。”详该条。
病名。即呃逆。《医学正传·xx逆》:“韵书xx与(饣厄)通,气上逆作声之名也。”详见呃逆条。
病名。指妇女前阴生疮。《王节斋公胎产》:“妇人阴户生疮,名曰XX疮。”详见阴蚀条。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二:“病源齿XX者,是虫蚀齿至龂,脓烂汁臭,如蚀之状,故谓之XX齿。”也即齿(匿^虫)。详见该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八。也即鼻疳疮。详见该条。
病名。指伴随皮肤疮疡而生的肿块。宋·苏轼《物类相感志》:“人身血气周身,不知几千息。人血行而壅则疮疖,于虚穴处则生核,谓之‘xx疡’,xx疮所生也。疮瘥,核亦消。”据其描述,本病相当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的继发性淋巴结炎。
病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二三。即阴疮。详见阴蚀条。
其义有二。
①同“噎”,系XX之伪字。
②咳逆之古称。见《东医宝鉴》。参见呃逆条。
养生专着。明·高濂撰。刊于公元1591年。二十卷。全书分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却病延年笺》、《起居安乐笺》、《饮馔服食笺》、《灵秘丹药笺》、《燕闲清赏笺》、《尘外遐举笺》等八笺。本书是一部内容广博又切实用的养生专着,也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主要文献之一。很有参考价值。现有清嘉庆十五年(1810)弦雪居重订本等。近年有巴蜀书社等排印本。美·德贞(J·Dudgeon)曾与1895年将此书译成英文,在国外广为流传。
按摩著作。一卷。清·张映汉撰。刊于1823年。作者介绍有益于健身、防病治病的自我按摩方法,由脐下(丹田)开始,按照头部、胸腹、上肢、背部、下肢的顺序结合经络经穴的位置与主治,依次操作。所用手法主要有搓、揉、(扌衮)、捏、握等,基本不谈理论,卷首有穴道图4幅。现有清刻本。
医学丛书。清·邹汉璜撰于1840年。此系稿本,内容系作者个人对古典医籍的注释和临床经验总结。包括《素灵杂解》、《难经解》、《伤寒卒病论笺》、《伤寒翼》、《金匮要略解》、《寒疫论》、《千金方摘抄》及《疮疡》共八种。现存1840年稿本。
本草著作。见荀(日^助)《中经薄》。一卷。子仪系扁鹊弟子。原书已佚。
针灸著作。三卷。约12世纪初金·何若愚撰于1153年。后经金·阎明广注释。卷上为流注指微赋、流注经络井荥说、平人气象论经隧周环图及十二经脉的循行,主病图形;卷中论子午流注;卷下为井荥歌诀及图。书中探经络之原,求针刺之理,阐述营卫之清浊、区分孔穴之部位。强调人体经脉气血的流注、开合随干支配合的不同日时而变化。是既知最早的一种论述子午流注学说的专书。后世针灸发展上出现的飞腾八法或灵龟八法盖源于此。其主要内容在后代针灸书中多有收载。本书现存《针灸四书》本及抄本。
伤寒著作。八卷。明·张吾仁撰。张氏以仲景学说为主,旁参诸家学术经验撰成此书,后由其孙张于乔录编,刊于1666年。本书卷首列《伤寒辨舌世验精法》,其36舌图盖出自《伤寒金镜录》。本书主体则详论伤寒、类伤寒以及和伤寒有关的多种病证的证治,选方比较广泛,颇多经验之谈。但对于病证的分类有欠妥之处,论述的条理和层次不够明晰。现存多种清刻本。
伤寒著作。十卷。汉·张仲景着,金·成元己注。书成于1144年。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明赵开美校刻《仲景全书》时,盛赞成氏“博极研精,深造自得,本难(经)、素(问)、灵枢诸书以发明其奥:因仲景方论以辨析其理。极表里、虚实、阴阳、死生之说,究药病轻重去取加减之意。”遵照王叔和旧制对《伤寒论》之编次不作任何改动。全书注解比较详明,能够阐析仲景辨证论治之理,立法处方之趣,对后世伤寒学派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也偶有随文训释、自相矛盾之处。当前的成注本有明·汪济川校刊本及《医统正脉》本等。1949年以后有排印本。
医方著作。一卷。又名《服药须知》。宋·温大明撰。刊于1216年。约十五世纪中期经熊宗立重编,改题《温隐居备急海上仙方》、又名《温隐居海上仙方》、《温氏海上仙方》)。共记载77种病症,每证撰七言四句歌诀一首以为概括。然后为简要论述和医方。这些类方剂都是经作者试用与搜求的简便易行药方。十六世纪初收入《格致丛书》中,改题《新刻温隐居仙方前集》,同时又附入《后集》一卷,共123首七言歌诀。但无论述。
妇科丛书。又名《胎产新书》、《竹林寺女科全书》、《济坤育麟竹林寺女科全书》。二十卷。包括清·静光禅师所撰《女科秘要》八卷;清·雪岩禅师增广的《女科旨要》四卷;和清·轮印(一作轮应)禅师续辑的《女科秘旨》八卷。撰年不详。1771年始予刊行。论述女科经、带、胎、产各病及其证治,方剂多切于实用。三书内容可互为补充,为传世的竹林寺女科著作中文字最多者。现有清刻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妇科著作。本书是题名《竹林寺女科》的传本之一。又名《妇科秘传》、《妇科秘方》,一卷。竹林寺僧撰。刊于1795年。书中总论月经40症、胎前38症、产后15症的证治。其后有复刊本,内容陆续有所增补。现存清·绍兴富文斋刻本。
妇科著作。
①署名竹林寺僧撰写的女科著作之总称。竹林寺位于浙江省肖山县,据传自五代后晋建寺后,寺中僧人有善医女科病症者,并逐代相传,闻名于世。其所授女科著作。均秘不外传,自清初以后始有据不同传抄的各种刊本行世。但书名与内容、体例均有较大的出入,种类亦多达30余种,其中流传较广的如《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宁坤秘籍》、《竹林寺女科秘书》等。可参见各该条。现存多种清刻本。
②《宁坤秘籍》的别名。详该条。
内科著作。十卷。明·陈文治撰。刊于1612年。本书分述以内科杂病(包括五官病)为主的病证一百种。每种1篇,每篇以《内经》及金元医家著述为主线,论述病候及辨证治法,后附以治疗方剂或针灸法。选方较多。现有明刊本。
指各家方书。《灵枢·病传》:“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
病因病候著作。五十卷。又名《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隋·巢元方等撰于610年。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述病因和证候学专书。全书分67门,列证候论1720条。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等。诸证之末多附导引法,但不记载治疗方药。全书内容丰富,除一般内科外,并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妇科、儿科病证、外科手术等方面,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对后世医学影响较大。《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医着的病因、病理分析,大多依据此书。现存元刻本、明刻本、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清代医家。字阁书,中湘(今属湖南)人。其生平履贯欠详,着有《纲目万方全书》十四卷(一作十三卷)、《朱氏脉诀》、及《痘症》等书,现有刻本行于世。
医案著作。二卷。清·董凯钧撰。系《友渔斋医话》的一部分。内容多为内科杂病,时病重症治验。对病因、病证、服药后病情变化阐述较清楚,立方遣药灵活,辨析疑似之证较详明。对临床医生颇多有益的启发。后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医方著作。简称《肘后方》。八卷。晋·葛洪撰。约成书于三世纪。本书是作者将其所撰《玉函方》(共一百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最初名《肘后救卒(一作卒救)方》,后经梁·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又经金·杨用道摘取《证类本草》中的单方作为附方,名《附广肘后方》,即现存的《肘后备急方》。全书共七十三篇(现缺其中三篇),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的治疗方药、针灸、外治等法,并略记了个别病的病因、症状等。所选方药大多简便有效。起了普及医疗的作用。这是一部成书较早影响深远的方书。它反映了我国晋以前的医方及医疗发展成就。现存三种明刻本,多种清刻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养生专着。简称《参同契》。传为东汉魏伯阳撰。分上、中、下三篇,末附“五相类”一篇与“鼎器歌”。本书大旨是参合“大易”、“黄老”、“炉火”三家理法而会归于一,能“妙契大道”,故名。后代名家亦多本内丹、外丹、房中等说注释之。在唐代被推为内丹要籍,认为本书借助八卦学说等,论述了阴阳为作丹的根基、大丹乃阴阳的作用、火候是阴阳变化的表象等内丹术的重大理论问题。“隐语甚多”是本书行文特点。本书流传甚广,影响较大,唐宋以来被奉为“万古丹经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论述丹法的专着。后世注家甚多、著名者有后蜀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三卷、宋代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一卷、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三卷、元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三卷、陈致虚《周易参同契分章注》三卷等,多收入《道藏》第621-629册。
医学丛书。十四卷。清·周学海撰。刊于1896年。计有《脉义简摩》八卷;《脉简补义》二卷;《诊家直诀》二卷;《辨脉平脉章句》二卷。周氏自称这四种“皆依旧义而衍释之。《简摩》,正义也;《补义》,余义也;《真诀》,本义也;《辨脉平脉章句》,古义也。”各详专条。
医学丛书。清·周学海编。刊于1891-1911年。三集,共三十二种。初集为周氏校刊的医着,计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疏》、《脉经》、《脉诀刊误》、《难经本义》、《中藏经》、《内照法》、《诸病源候论》、《脉因症治》、《小儿药证直诀》、《阎氏小儿方论》、《董氏小儿癍疹备急方论》十二种。二集、三集以周氏所著及其评注的医书为主,计有《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内经评文》、《读医随笔》、《诊家枢要》、《藏府标本药式》、《金匮钩玄》、《三消论》、《温热论》、《幼科要略》、《叶案存真类编》、《印机草》十四种;以及《评注史载之方》、《慎柔五书》、《韩氏医通》、《伤寒补例》、《形式外诊简摩》、《重订诊家直诀》六种。全书内容广泛,大多切于实用。各详专条。现存清刻本。
医史著作。一卷。清·顾成章撰。刊于1893年。作者认为周代的医官是最古的一和医事制度,已初具规模,后世太医署(院)之设制、似皆由此演译而生。本书参考历代注疏,对《周礼》中有关医官的原文详加考订,可供研究医史者参考。现存初刻本。
药学著作。简称《政和本草》。本书是在1116年(政和6年)由北宋政府重新修订刊行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自1249年张存惠重刊此书后又增附《本草衍义》一书的内容。
医论著作。清·王秉衡撰。刊于1808年。全书以随笔形式,采录医着有关内容,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予以阐论和发挥。书本论述六气致病、虚劳病证治、方剂分析、药性、望闻问切等专题,均能用浅近的语言进行分析和论述,切于临床实践,易于为人接受。其曾孙王士雄加有详细刊注,并辑入《潜斋医学丛书》中。现存清刻本。
喉科著作。二卷(又有一卷本及四卷本)。清·郑梅润约撰于清乾隆年间,其子郑瀚加以补充,于1838年始由冯相棻刊行。上卷首列“咽喉说”等八篇咽喉病总论,详细论述了36种喉风的名称、症状、治法、末为治疗喉风的方药,以及牙疳、喉间发白(白喉)等症。卷下为“喉风针诀”,包括喉科疾病常用的十四经命穴、行针手法、补泻和禁忌。内容结合临床,比较实用。1949年后有影印本。后郑瀚又于1804年另撰《重楼玉钥续编》一卷,未及刊行。1929年经章洪均整理,并附入郑氏家传的《喉症白腐》一书,由裘吉生收入《三三医书》第三集中。现存清刻本、石印本和铅印本多种。
药学著作。一名《蜀本草》。二十卷。后蜀·韩保升等撰。为《新修本草》的又一传本系统。据《嘉佑补注本草》所引书传称:“韩保升等与诸医工,取《唐本草》并《图经》(指《新修本草》中图经部分)相参校正,更加删定”。已佚。
医案著作。三卷。清·何元长、何书田、何鸿舫撰。陆锦燧等选。刊于1918年。陆氏选录清代江苏青浦何姓三世医案。其中以何书田医案叙述病源、病状较为详尽,治法切于实用,从中可以分析出三何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现存石印本。
伤寒著作。又名《伤寒金鎞疏钞》。十五卷。明·卢之颐撰。作者根据《内经》理论阐解《伤寒论》,全书依次为辨六经脉证,辨诸可、诸不可、辨痉湿暍、霍乱、阴阳易、劳复,以及辨脉法、平脉法、伤寒序例。作者自视甚高,除正面论述外,还力图将《伤寒论》注家中一些违悖《内经》、仲景原文精义的见解,一一予以订正详辨。现存明清刻本。
伤寒著作。宋·许叔微撰。卷数不详。据许氏《伤寒发微论》中记载:“余尝撰《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故知治伤寒当以仲景脉法为本。”《伤寒百证歌》也有类似记载。已佚。
伤寒丛书。
①二十六卷本。汉·张仲景等撰述。明·赵开美校刻,初刊于16世纪未。全书包括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成元己《注解伤寒论》十卷,宋云公《伤寒类证》三卷,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三卷,共四种。
②二十卷本,刊于清·光绪年间。包括张卿子参注《集注伤寒论》(又名《张卿子伤寒论》)十卷,《金匮要略方论》三卷,《伤寒类证》三卷,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包括《伤寒明理药方论》)三卷及清·曹乐斋《运气掌诀录》一卷,共5种。现存明刻本、清刻本及铅印本。
伤寒著作。二卷。清·吴蓬莱编撰(书商曾托名陈修园着)。刊于1864年。上卷以张仲景伤寒六经诸方及其主治病证为主干,并揉合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有关注文,编成较浅近的歌诀。自谓得仲景《伤寒论》之真谛。下卷为医论,包括主病、运气、方、脉等多方面论述,但内容较为芜杂凌乱,缺乏条理。现存几种清刻本、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
医方著作。四卷。明·龚廷贤撰。刊于1581年。作者收录简便验方,各方多系一、二味药组成。所用皆日常易致之物,按不同病症分为中风、中湿、脾胃等各类方剂。所收方剂大多为简便而经验有效之方。但也杂有少数具有迷信内容的治疗方剂。现存明刊本。
痘疹专着。十二卷。清·张琰撰。刊于1741年。卷一-二载药性、痘疹诊法及治疗大要;卷三介绍种鼻痘之法;卷四-八为痘疹各期的证法;卷九痘后杂症及调治;卷十女子痘症;卷十一麻疹论治;卷十二麻痘诸方。本书再一次论述了痘疹的发病规律和诊治大法,并论述种鼻痘之法,使人痘接种法得以推广。其治痘之法遵循聂尚恒《活幼心书》而有所发挥。现有初刻本等二十余种清刻本。
诊断著作。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书分五章。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四诊概要;第三章论八纲,并附医案举例;第四章证候分类;第五章诊法运用。末附有关诊断的原文选录和歌诀选录。内容比较丰富。1964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诊断著作。南京中医学院编。本书着重指出四诊和“八纲”在临证中的重要性,二者的密切关系及其具体运用的灵活性。1958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眼科著作。广东中医学院主编。本书是将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重印本改名者。书中除总论眼病诊疗外,对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眼科外伤及其他各种眼病分别作了系统介绍,内容简明扼要,既有传统的中医眼科理论,又切合临床实用,还有现代科研资料。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医基础理论著作。北京中医学院主编。本书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着重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体现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病因、诊断、辨证、防治等基本理论。内容较为系统简要,并附录有关的现代科学知识,供中西医参照学习。1974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综合性医书。
①南京中医学院编着。195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59年修订再版。修订本分上下二编。上编以基础理论为主,分别介绍阴阳五行,人与自然、脏象、经络、病因、证候分类、诊法、治疗原则、药物、方剂、预防等;下编概要列述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病症、气功、按摩、护理等内容。全书从实践到理论,从基础到临床,写出了中医学概貌,并能体现祖国医学整体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较适合于初学或西医学习中医学习和参考。
②湖北中医学院主编。全书分绪论、上篇、下篇三部分,重点介绍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内科常见病。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供中药专业用。1978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综合性医书。江苏新医学院编。分上、中、下篇。上篇为中医基础,分述阴阳、脏腑经络、病因、诊法、辨证、治法、药物及方剂;中篇为中医临床,介绍内科、儿科、妇科、外科、伤科、五官科等多种疾病;下篇针灸和新医疗法,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新医疗法、常见疾病治疗、针刺麻醉等。末附药物、方剂、中医病名索引。全书临床部分采用现代医学病名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和辨证论治,治法包括验方、草药,内容比较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和祖国医学遗产的发掘进展情况,1972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外科著作。张赞臣编。本书试图用中西医对照的方式对中医外科病的诊断和治疗加以归纳整理,内容多采取论述配合表解方式加以阐析。对所论外科病证,均能将古今常用方剂予以介绍,并附作者常用经验方。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
外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本书是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即统编二版教材)的重印本改名者。书中用中医的理论比较系统地归纳了中医外科学(包括皮肤科和肛肠科之疾病在内)的基本内容。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外科著作。苏州市中医院编。本书分总论、各论二部分。总论论述外科的范围,外症的分类、命名、病因与辨症等。各论分外痈、内痈、疽、疔疮、疖、痔、癣、皮肤病等20类,共介绍150余种的外科疾病的证治。并附医案和治疗方剂等。1965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外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外科学教研组等编着。总论部分介绍病历的编写、诊断、治法及诊疗技术操作等。各论部分包括一般外科病、肛门病、皮肤病、眼耳鼻喉口腔病、常见外科急症等五章。主要根据实际临床体验结合现代医学的检验方法,或其他诊治法,对其中各种病证作简要的叙述,内容切于实用。1966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生理学著作。李聪甫撰于1956年。全书以中医脏腑生理学为中心,以《内经》和《难经》等古典医着为基本内容,分为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及整体概论等七篇加以论述。试图以现代解剖和生理学知识阐释和充实中医脏腑生理之内容,有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革新。
诊断学著作。北京中医学院诊断教研组编。本书以中医理论为主,结合临床实际,用通俗浅显的文字和表格,将前人有关舌诊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说;第二章舌的诊断;第三章苔的诊断;第四章舌和苔的诊断。书中对各种舌苔的形态、成因、主病及治法均有简要的叙述。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内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原为1964年中医学院二版教材之一,系以中医理论整理编写的一部内科学。内容全成、系统。书中总论部分,论述了病机、病症的基本概念及治疗总则。各论部分分述感冒、咳嗽、喘证等45种内科杂病。论述条理清楚,选方切于实用。并附前人医案作为临床参考,末列附方索引。197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内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编。本书是1961年出版的《中医内科学中级讲义》的修改本,重点介绍37种常见内科疾病的证治,论述简要,选方实用,比较适合初级或广大农村医务人员学习参考。197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综合性医书。广东省中医院编着。分上下二篇。上篇中医学基础,内容包括脏腑、病因、诊断、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药物、新医疗法等;下篇分述临床各科病症。本书重点阐述与临床结合比较紧密的基础理论,临床部分尽量选用在医疗实践中较有效的治法,并对中草药方面的用药经验作了适当的介绍。1972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喉科著作。广州中医学院编。本书是在《中医喉科学讲义》(1960年版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分别从呼吸发声、辨识五味、脏腑关系等方面论述咽喉、口舌生理特点;从邪毒侵犯、火热上蒸、痰浊瘀阻三方面分析其病机,再结合脉证概括诊断方法。各科分喉痹、喉痈、乳蛾、喉风、疫喉、其他喉病、口齿唇舌疾病七章,分论咽喉诸病。作为二版教材,在历次教材中是较有影响的一种;作为喉科专着,是既符合中医理论又切合临床实用的较好论着。197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妇科著作。
①成都中医学院主编。本书是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重印本改名者。书中以中医的基本理论,对妇科学作了概括性的介绍。所述病名皆为中医病名。197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②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编。本书总论部分简要记述了妇女生理特点、病因病机和诊治概要;各论部分在现代医学病名分类的基础上记述妇科常见病的分型治疗。1973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方剂著作。《中医临床参考丛书》之一。江苏新医学院主编。本书为1964年中医学院二版教材的修订本,首为方剂总论,次为各论,共21章。分述各类方剂的组成、类别及其主要成方。选方约300余首,列述各方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及方解等,并附方歌、复习思考题及索引。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方剂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组编。本书首先介绍方剂基本知识,其次按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等23类。逐章介绍常用方剂380首(包括附方85首,成药60种)的组成、配伍、功用、适应症和方解等内容。书末附有方剂简表、歌诀及索引。内容简要,切于实用。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儿科著作。江苏省西医学习中医讲师团、南京中医学院儿科教研组合编。全书分总论、各论二篇。总论介绍了中医儿科发展的概况和儿科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内容简明实用。语言浅近通俗,适于初学者或西学中医务人员习用。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儿科著作。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编。全书分六章。包括常见症状的辨证要点、常用治法、小儿急症、新生儿疾病、时行疾病和小儿杂病。内容全面而不繁芜,系统而不冗长,突出了中医特色,注重用传统的中医理论对中医儿科进行论述。末附常用药物及病历书写等。196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修订本。
药学著作。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编着。本书对全国常用的500余种中药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编为4册。第一册根与根茎类,第二册种子果实类,第三册花、叶、皮、藤木、全草类及其他,第四册动物与矿物类。每种药物均分别记述原植物、药材、效用及附注四项。并附有全部原植物的墨线图(少数彩色图)。书中将原植物与药材紧密结合,对药材的混杂品种也试作了初步澄清。是结合现代药学成就整理中药材的一部著作。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药学著作。王筠默编。本书试用以现代药理学的方法整理中药学,所介绍的中药,以过去有药化及药理学研究报告者为限,而对于中医临床常用有效但尚无实验研究的中药则均未列入,故有其一定的局限性。195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书名。刘寿山主编。本书收摘1820-1961年间国内外390余种医学期刊中中药研究论文约4000篇左右,共论述了约500种中药,按药名笔划排列写成摘要。对各药的学名、生药、化学、药理、临床等都作了简述,书末附录5种索引,便于读者查阅。197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药学著作。南京中医学院、江苏中医研究所编。这是一部较系统整理古代中药学的教材。共分三篇。上篇总论中药简史及炮制、制剂等基本知识。中篇各论部分收录药约560种,分别介绍其产地、科属、药材、性味、归经、主治、功用、古人论述等,并各附有生药形态图。下篇附录古代文献资料作为参考。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药学著作。一册。张炳鑫、朱晟编。本书简要介绍了中药炮炙加工的基本知识和266种中药炮炙工艺。195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药学著作。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等编。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中药炮制总论及752种中药材的炮制加工及贮藏方法。196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药学著作。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本书总结历代药物炮制资料和经验,结合全国28个大中城市有关中药炮制法,予以综合整理编成。共收录常用中药501种。于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73年又将本书进行了修订,删去古代资料部分,改写了其中的部分内容,共录中药482种,重印出版。
药学著作。一册。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编。本书对常用药材517种分别介绍其生药、别名、产地、加工、性状、鉴别、品质优劣、效用及贮藏等药材知识、附有照片插图200余幅及索引。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丛书。又名《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四卷。清·罗定昌撰。刊于1893年。共4种。其中《脏腑图说》、《脏腑各图》,系以脏腑配合八卦、干支、太极图及五运六气等立论,虽语涉玄虚,却不乏哲学和时空医学理论。其所附王清任《医林改错》与英人合信氏《全体新论》中的内脏图说较切实际。《症治要言》分论十二经脉的主病症治。《医案类录》为作者的若干医案与医论。现存多种清末石印本。
丛书名。清·唐宗海撰。刊于1892年。包括《中西汇通医经精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主》、《血证论》、《本草问答》。这是较早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论着。现存多种石印本及铅印本。
基础理论著作。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二卷。清·唐宗海撰。刊于1892年。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等20余类,予以撮要和注释。书中除引中医理论外,兼采西医生理解剖图说加以发挥,内容虽有附会之论,但在沟通中西医学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其筚路蓝缕之功具一定影响。现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
基础理论著作。二卷。清·王有忠撰于1906年。本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参照西医解剖图,着重阐述脏腑结构及功能。力图使中西汇通。列有各脏分合图、十二经穴位,并论及各脏腑病理治法及备用诸方。现存光绪及民国时期三种石印本及《中西医学劝读十二种》本。
针灸著作。清·刘钟衡撰于1899年。本书绘集西医生理解剖图及中医手足六阴六阳图,标以经络、腧穴所在部位,着重以中医理论阐明脏腑功能。可用为研究脏象和针灸的参考。现存清刻本及石印本。
医方著作。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等编。本书根据全国25个大中城市具有代表性或通用的中成药配本整理汇编而成。共收集成药配方二千余种。首为总论,略述中药炮制;次为各论,分内、外、妇、儿、五官、杂症六门,每门又根据不同药性分为补益、风痰、时感等类。每类分别记述有关成药配方,包括方名、生产地区、功能、主治、处方、制法、禁忌等。大体反映了我国中成药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基本情况。196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炮制学著作。二卷。杨叔澄编。上编为制药学总论及丸、散、膏、丹、酒、露、胶、锭的制法和成药贮藏等;下编为生药制法,包括火制、水制、水火合制、酒制、药制、自然制等各法。书中除举例说明外,还附入作者的一些按语。1938年北京中药讲习所印行。
针灸著作。承淡安编。分针科学、灸科学、经穴及治疗四篇。对针灸疗法的理论和应用以及现代研究成果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书中病名均用中西医对照方式。195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医学丛书。周禹锡编。刊于1938年。包括《生理约编》、《病理约编》、《诊断约编》、《妇科约编》、《儿科约编》、《瘟疫约编》、《医剩约编》共10种,书中以中医理、法、方、药为主,吸取西医的有关知识,作较系统、通俗的叙述,内容简要而切于实用,类似教学讲义。现存初刻本。
医史著作。谢观编。刊于1935年。作者对中国医学的分期、变迁、医书、医方、学派、医学各科、疗法、疾病,以及有关中西医汇通等都作了专题论述,对于历代各家学说均有较严谨的考证和客观的评价。本书能由博返约地阐述医学源流,可供医史研究参考。现存初刻本。
中医丛书。陈景岐编,刊于1934年。本书摘录《内经》和历代各家学说,分门别类汇辑而成。计有《诊脉入门》、《辨舌入门》、《药性入门》、《汤头入门》、《内经入门》、《金匮入门》、《伤寒入门》、《温病入门》、《女科入门》、《产科入门》、《幼科入门》、《痘科入门》、《外科入门》(附《疔科入门》)、《伤科入门》、《眼科入门》、《喉科入门》共十六种,内容浅近易懂。堪为初学者之津梁。现存初刻本。
医史著作。陈邦贤、严菱舟合编。本书以姓氏笔划为序,收录并简介民国以前历代医家约2600余人。其中有些资料注明了出处,便于读者检索。为1949年以来较有影响的医学人物工具书。其中对医家的介绍或引述的资料存在一些错误。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中医丛书。曹炳章辑。刊于1936年。原计划收辑365种医着,后实际出版128种。辑录魏、晋至明、清历代重要医着及少数日本医家著作。分医经、药物、诊断、方剂、通治、外感、内科、妇科、儿科、针灸、医案、杂着共13类。每种均经校阅圈点,列有内容提要,便于学习,其中不少医着有历代医家评注。本书对保存祖国医学遗产和维护祖国医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现存初刻本。
中医目录学著作。又名《医籍考》。八十卷。日本、丹波元胤撰。成书于1819年。本书根据各种有关文献广泛收录中国历代医籍三千几百种,全部著作分为医经、本草等九类,书名之下记有出处,并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注明卷数、存佚,列述序跋、有关考证提要敷陈大意并附评论以及作者所加的按语。这对了解中国古代医学文献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人民卫生出版社有排印本。
针灸歌赋名。元·窦默撰。见《广平府志·艺文略》。赋未见,可能即指《通玄指要赋》。
医案著作。明·卢复撰。共载医案十九则。卢氏强调审因求本、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提出“不可泥其形症。”本书所载医案,用问答形式,阐述病因、病理,分析治疗方药,有利于读者理解因症立方之义。现存清刻本。又本书收入《医林指月》中。
脉学著作。见《辽史·方技》直鲁古本传。卷数不详。已佚。
医论著作。清·李冠仙撰于1902年。本书收评论诸家医书之得失,论述四诊,辨析病证及治法、方剂等医论13篇。皆属李氏学习心得或临床经验之总结。颇具一得之见。如分析《景岳全书》,即肯定其独到的见解,又指出专用温补之法并非景岳之过及是后人学习偏执的结果。作者对吴又可《温疫论》则持贬抑态度。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书名。一卷。清·罗定昌撰于1882年。本书为《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又名《中西医粹》)的一部分,仿《伤寒论》体例,分十二经记述疾病症治。各经症治先论脉络,次论病情,后论方药。辨明寒热虚实,再列古今治验、方药及其加减。所列方剂皆注明出处,但大多录自《伤寒论》,便于溯源,既切于临床实用而广为流传,又具有较大的文献参考价值。现存《中西医萃》本。后收入《中外医书八种》中。
内科著作。四卷。明·秦景明撰。清·秦皇士补辑。刊于1706年。本书论述以内伤杂病为主的各种病证。主张先辨症候,次查病因,再审脉象,最后决定治法,故以《症因脉治》为书名。书中对于每种疾病的辨证,均分列条目,清晰细致,理法分章,选方大多切于实用。1949年后有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