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秘方数:13)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07-11-1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病,主要为鼻、咽、喉的急性炎症。多见于秋冬及冬春天气多变时节。病原以病毒为最多,细菌感染大多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营养不良,佝偻病,缺乏锻炼及环境卫生不良等,均可使小儿抵抗力减弱而易患此病。本病症状轻者只有流涕、鼻塞、喷嚏、微咳、咽部不适;重者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常伴有头痛、全身乏力,婴儿常出现呕吐、腹泻,甚至发生高热惊厥,咽部充血明显,可伴有疱疹和溃疡。 各种病毒和细菌都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有鼻病毒、柯萨基及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经过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失去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常见的细菌有A组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 本病一般病例诊断较易。如咽壁附近有小疱疹及小溃疡者可确诊为疤疹性咽峡炎。对极轻症或极重症者诊断可致困难,应与常见的传染病(如伤寒、幼儿急疹、麻疹、疟疾病等)鉴别,血白细胞明显增高,尤其中性粒细胞超过75%的应考虑细菌性感染可能。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以对症为主。早期病毒感染可选用吗啉胍、盐酸金刚烷胺或三氮唑核苷(病毒唑)等,抗菌素非但无效,反可引起机体菌群失调,不能滥用。热高用阿斯匹林、安乃近等退热:鼻塞用麻黄素滴鼻:咳嗽用各种止咳祛痰药;惊厥者用苯巴比妥,水合入醛。如合并细菌感染可选用磺胺美药或青霉素等抗菌素。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以“伤风”、“感冒”、“小儿伤寒”命名。祖国医学认为致病原因以风邪为主,小儿肺常不足,卫外功能未全,抵抗力差,遇到气候骤变,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肺,邪自口鼻吸入,皮毛开合失常,卫阳被遏,故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咽喉为肺之门户,外邪循经上犯,可见鼻塞流涕、咽喉红肿;肺失宣肃,产生咳嗽。小儿脾常不足,感冒后往往影响运化功能,常有胃肠道症状。婴幼儿神气怯弱、筋脉未盛,若有高热熏的,易抽痉动风。(时毓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