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又称阿狄森氏病,是由肾上腺皮质本身的病变所致,1855年首先由英国医生Addison氏所描述凸其主要病因是结核、癌瘤及特发性萎缩,在我国及日本主要是结核造成的肾上腺组织破坏,约占全部病例的68%。近年来由于结核感染之病例减少,本病的发生也相继下降而较罕见。基于肾上腺储备能力很大,一般须待肾上腺组织破坏达到80%一90%以上时,临床才出。现明显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症状。现代西医尚缺乏特效疗法。 中医学对本病未见系统论述,但结合本病临床表现,与中医学中的“黑疽”、“黑瘅”、“女劳疽”、“虚劳”等有类似之处。在《黄帝内经》中首先论述了黑色归于肾的理论,并在《素问·痿论》中有“肾热者,色黑而齿搞”之病症描述;在《金匾要略》中巳定名为“黑痕”,其症为“额上黑”,并指出“此为女劳得之”。嗣后,在《续名医类案》中有“满面皆黑色”的病案介绍。清代张仲华《爱庐医案》中之黑疽病案,其症见“肌肤舌质尽黑,手指肤间俱黯”,不仅有“额上黑”,而且有舌黑,指黑,更酷似阿狄森氏病。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也从外感六淫,邪气久羁而向元阳不足、命门火衰转化。从肾论治成为治疗本病之大法。 运用中医药治疗阿狄森氏病,首次报道见于1956年,同年以甘草流浸膏或甘草粉治疗阿狄森氏病的就有4篇。此后,陆续有按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施治或针灸治疗的临床报告出现,包括集中观察达35,例的临床资料,还提出了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的三型分证的辩证方案,也有将本病作为疑难病案进行讨论分析,强调本病与肾及命门的关系;且认为病屑虚劳,表明中医理论对本病的认识正在进一步深化。 [病因病机] 本病病机,诸医家较统一的认识是,应归之肾虚。无论外感瘩疾,或内伤烦劳,大病体虚,其损均在肾,影响元阴元阳。如为肾阳虚衰,则不能温煦血脉,以致经行不畅,瘀浊外露;如为肾精失藏,精衰则阳不振,致使阴寒内盛,寒则凝滞,血气失运脉络瘀阻。肾阴肾阳虚衰,则导致其他脏腑和全身虚弱,冲任失调,而现诸证。 [辨证分型] 1.肾阳不足面部黛黑,两手晦暗,精神不振,倦怠无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不举,下肢浮肿。舌质紫暗,舌苔薄白,脉沉细弱。本型为阿狄森氏病的基本证候,每一病例几乎均见有本证之某些奉现,随其他症候表现之显露而归属于其他诸型。 2.脾肾两虚面色苍黑无华,头昏神疲乏力,纳呆脘腹胀满,间或恶心呕吐,大使次频质溏,形体捎瘦软弱,四肢色黯欠温,腰腿酸软无力。舌质淡暗,苔薄,脉沉德细。本型以肠胃型为主要表现,常以食欲不振为早期症状,较重者可伴有腹痛,易误诊为溃疡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后期出现低血压、色素沉着症。 3.肝肾阴虚面色晦暗,午后两颧发赤,目眶黯黑,皮肤干燥色枯,发枯不泽或脱发,形体明显消瘦,精神萎靡不振,间或烦躁易怒,夜间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头晕目花;软弱无力。舌质暗红或维,舌苔薄少,脉沉细弦涩。本型常系肾上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在肾上腺区X线平片上常可发现钙化阴影,可作为本病系结核性的有力佐证。 4.气血网亏。头昏神疲,肢软无力,心悸气促,纳差消瘦,肤黯干燥,面黑欠华,发枯稀疏,肢颤汗多,男子阳康,女子经少。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迟。本型大都属低血压型,常常在脾肾阳虚酌基础上形成全身气血亏乏,尤以气虚之表现明显,血亏系由营养不良所致,但又兼有血瘀之表现。 页首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的中医疗法(1)针灸 治疗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2)单方验方 其他措施 病因治疗;肾上腺结核应积极抗结核治疗;肾上腺肿瘤,可手术治疗。 中药疗效不显时,宜结合西医疗法,如替代疗法、应用醒固酮类激素等。 页首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的中药分型治疗1.疗效标准 基本痊愈:症状基本消失,体力恢复,已能如常人一样工作,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 2.分型治疗 (2)脾肾阳虚 (3)肝肾阴虚 (4)气血两亏 3.专方治疗 (2)右归丸加减 4.老中医经验 李XX,男,70岁。1981年12月21日就诊。患者于1979年10月,发现面部及腋窝皮肤颜色黯黑并逐渐加深,伴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四肢不温,纳差消瘦,发枯齿摇,精神萎顿,小便清长。患者在40年前染过左上肺结核。舌质淡红,苔费腻,右脉沉迟,左脉弦涩。体检:血压90/60毫米汞柱,发育正常,营养欠佳,身体蠃瘦,面部黧黑,尤于两颧及额上有黑色团块,口唇黑紫,腋下及腰脐部位的皮肤色素沉着尤为明显,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界不大,心率62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胸透左上肺有陈旧性结核钙化阴影,腹平片见双侧肾上腺区钙化阴影。空腹血糖50毫克。罗一开一波三氏水试验阳性,尿17羟皮质类固醇1.1毫克,17酮皮质类固醇2.2毫克。ACTH兴奋试验,尿17羟皮质类固醇及17酮皮质类固醇之排泄率不增加,周围血象嗜酸性粒细胞降低也不显著。血钠116毫当量/升,氯化物98毫当量/升,血钾6毫米量/升。EKG显示低电压,T波低平,P—R间期与QT时间延长。西医诊断为阿狄森氏病。先应用西药治疗年余,疗效不够理想,患者要求加服中药。综观脉证,系属脾肾阳虚,内有瘀血之候。治宜温补脾肾,佐以活血之品。 处方;党参、黄茂、仙灵脾、肉发蓉、鹿衔革各15克,肉桂、生蒲黄、当归各6克,山萸肉、鸡血藤、冬虫夏草各10克。另鹿茸3克研末分冲。 每日1剂,前后共服肋多剂,大致守原方略有加减,同时仍取西药。如此经过3个月治疗,症状明显好转,能适当参与家务劳作。 按:本例年已古稀,以往有肺结核史,今腹争片见双侧肾上腺区钙化阴影,肾上腺结核病灶已明,故系结核所导致的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临诊以肾阳不足之症为主,兼有纳差形瘦,营养欠佳脾虚之象,脾肾阳虚之证十分明朗。故主用鹿茸、仙灵脾、众蓉等补肾,党参、黄茂益脾,兼以蒲黄活血,当归、鸡血藤养血也寓有气血双补之意,药证合拍,治之奏效。 5.用药规律。 甘草在50年代是主用于治疗本病之药物,据临床观察,甘草对阿狄森氏病不失为去氧皮质酮之代用品,对患病初期疗效明显,惟个别病例需与可的松井用才能见效,似乎甘草与皮质醇有互补或协同作用,但对重症或晚期患者,甘草单独应用常不能恢复体力,甚至不能预防危象发生,多服久服有假醛固酮现象发生。基于目前求治于中医者,常是中晚期患者,故已鲜有单用甘草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