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治喘有特色:民族奇术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09-04-19

壮医认为哮喘是由感受外邪、吸人异物、饮食不当、身体亏虚等因素而引起,将哮喘分为寒喘和热喘两类,采用多种综合性疗法来治疗。

放血法 在肺俞穴(第3 胸椎棘突下,脊柱正中旁开1.5 寸)处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破皮肤,进针深度大约 0.2-0.4厘米。然后局部用拔罐法在后背大面积拔罐,用10— 15个火罐,吸出少量血液即可。留罐时间10分钟,连续治疗5-7天为1个疗程。此法适合于在哮喘发作之时运用。

灸疗法 将艾叶捶打成细绒状,放人草纸中卷紧做成艾条。使用时点燃艾条,在患者的足底及手掌处温灸。此法可提高和巩固疗效,适合于在哮喘发作期及缓解期运用。

内服方 取蛤蟆1个,放入白酒中浸泡。使用时取出白酒 10毫升,打入1个鲜鸡蛋搅匀,蒸熟后食用。每天1次,连吃15 天为1疗程。蛤蟆即蟾蜍,皮肤腺体分泌的黏液晒干后即蟾酥,有消炎解痉止喘的作用。哮喘伴发热者,则用石仙桃15克,大功劳3克,鱼腥草10克,七叶一枝花10克。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5~7天,有解毒、消炎、平喘作用。缓解期用白胡椒粉配姜汁制成绿豆大小丸,用咬布固定在后背部肩胛中间的脊柱两侧。每天换药1次,每周贴 2次。 (于杰)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