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病(秘方数:3)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07-11-19
红皮病 (方数:3)
|
本病又称剥脱性皮炎,一般分急性和慢性两型。前者起病急,皮损表现为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常有渗液、结痂,眼、口腔等粘膜亦可累及,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历时一个月左右,皮损红肿消退,继以大量片状、手足套式或糠秕状脱屑,并可反复脱屑几次才逐渐恢复正常,此时瘙痒较为明显,愈后可有暂时性色素沉着。后者起病较缓慢,皮损表现为全身弥漫潮红、干燥、粗糙、发亮,常伴糠秕状脱屑。自觉局部瘙痒、干痛或绷紧感,全身症状较轻,病程可迁延数月至数年。病久者可伴毛发脱落,指(趾)甲异常,浅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等。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r球蛋白相对增高。血液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增高,常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本病的病因可能与药物过敏、某些炎症性皮肤病的进一步发展、恶性肿瘤等相关,也有原因不明。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药物过敏引起的有服药史、发热等全身症状明显;由湿疹或银屑病发展而来的都有不适当用药史;淋巴网状系统肿瘤者,一般皮肤浸润明显,瘙痒剧烈及淋巴结肿大显著等。Sezary综合征血液中可见到Seazary细胞,再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有助于明确诊断。 本病治疗应尽量找出原发疾病并予以相应的处理。局部治疗宜采用无刺激性的粉剂、洗剂、霜剂或软膏等。全身治疗酌情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组织胺药物、多种维生素及抗菌素等。伴发肿瘤者应尽早处理。 中医尚无相应病名。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禀性不耐,素体血热或过度劳累,加之中药毒,或外感湿毒之邪,血热,湿毒蕴蒸皮肤,郁结不散,火毒入里,燔灼营血,损及脏腑,日久火毒灼阴伤气,以致气阴两亏。(王侠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