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和气血不足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0-02-02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其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故又有“五十肩”之称,也称“漏肩风”。它是以肩部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其发生多见于肩部有扭伤、挫伤史,以及慢性肩部损伤者,或因肩部常受风寒者。病人肩关节僵硬,活动困难,好像冻结在一起一样,因此又称“肩凝”、“冻结肩”。

  肩周炎多由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所致

  过度劳累者较容易引起肩周炎。肩周炎会造成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诸如前屈高举、后伸、外展、内旋等受影响,造成洗澡、穿衣等动作不便。中医认为,此症与气血不足有关,常因年老体衰,功能退化,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最后造成功能障碍,以致肩关节活动受限。或外感风寒湿邪因素,因久居湿地,风寒露宿或长期劳损,又因肩部露卧受凉,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引起拘急疼痛。还可因外伤筋骨造成,当跌扑闪挫等使筋脉受损而瘀血内阻,拘急疼痛,或肩关节脱臼或上肢骨折,也可能造成韧带、肌腱、关节囊充血、水肿、渗出,发生粘连。

  常见患病人群包括关节退行病变者,停经妇女。其软组织、软骨、轫带弹性会变差,使肩关节的杵臼关节变松弛,而使关节易出现脱位的现象,后续引起发炎,再造成粘连形成肩周炎。许多患者常因肩关节周围发炎后,因害怕疼痛而未及时治疗,或不敢活动引起肩关节软组织粘连。当天气变冷,血管收缩,血循变差,肌肉的活性、弹性降低时,肩周炎症状会加重。

  补气养血、活血通络辨治肩周炎

  中医针对肩周炎辨证大致可分为风寒湿痺、气血两虚、肝肾亏损、筋骨损伤四种类型。可从祛湿、补气养血、养肝肾、活血通络、理血止痛等方面进行治疗,改善症状。

  风寒湿痺型  可见肩周重滞疼痛、酸胀不舒,夜间尤其明显,肩关节屈伸不利,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沉细。风胜者,可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治寒湿邪;寒胜者,可用麻桂温经汤加减,有助于温经散寒。

  气血两虚型  可见面色无华、气短乏力,肩关节疼痛,劳累痛更加重,休息则减轻,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乏力,可用黄芪五物汤加减,有助于益气温经、补虚宣痺。

  肝肾亏损型  可见头晕、目眩、耳鸣、步履无力,肩关节功能障碍明显,举动无力,但疼痛不甚明显,舌偏红、脉细弱,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改善筋骨挛痛。

  筋骨损伤型  可见骨折以及上肢其他部位筋骨损伤,长期固定或日久的累积性损伤,使瘀血凝滞,风寒湿痹;可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达到活血通络、理血止痛的目的。

  针灸+推拿+活动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可配合穴道治疗。方法有推拿抬举法、针灸,配合功能锻练等。按照“经之所过,病之所治”原则,针灸可取穴位包括:肩顒、巨骨、臑俞、肩贞、肩前、臂臑、承山等,每次取3~4个穴位。

  穴道治疗包括经过大肠经,也就是经过肩部阳面前路;还有三焦经,也就是经过肩部阳面中路;以及小肠经,经过肩部阳面后路。此外,承山穴属膀胱经,也与小肠经相连接。并且可配合远部取穴,帮助疏通经脉调畅气血,增强局部活血止痛;并可配合活动及气功疗法加强疗效。

  虽然有少数肩周炎患者可以自愈,但是,大部分患者都必须承受漫长的治疗过程;所以预防肩周炎的发生,避免肩部过于受累、注意姿势等格外重要。(邰婉)中国中医报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