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髓颗粒治疗低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6-11-0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疾病,其特点是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和(或)祖细胞发育异常及无效造血,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常规治疗效果差,化疗不能治愈,缓解率低,多数患者最终可因感染、出血而死亡。在我国,由于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人口的老龄化,该疾病的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治愈的主要方法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大部分MDS患者年龄超过60岁,难以接受强化疗和骨髓移植治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科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进行了近30年系统研究,益髓颗粒是东直门医院血液科专家拟定的方剂,在总结预临床研究资料基础上,结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特点,并集中我院多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医师用药体会,经反复论证,拟定炙黄芪、党参、生熟地、菟丝子、阿胶、龟版胶、丹参、鸡血藤、桃仁、当归、白花蛇舌草、地龙、蜈蚣为组方,并于1990年经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批准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部使用制剂,由院制剂室根据卫生局报批工艺,加工制备成冲剂,定名“益髓颗粒”。于1992年在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备案(1998年在北京市药政局)作为医院制剂销售。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0年来益髓颗粒用于MDS的难治性贫血(RA)、难治性贫血伴有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RAS)以及部分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型(RAEB)病例治疗,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益髓颗粒”由炙黄芪、党参各30克,生熟地、当归、阿胶(烊化)各10克,菟丝子、丹参、鸡血藤各20克,桃仁、地龙各10克,红花、蜈蚣各6克组成。

方中黄芪甘温,为治诸气虚之要药,生熟地补阴养血,当归补血活血,三药合用有益气养阴活血之功效,在方中为君药;党参善补中气,以养后天,阿胶补肾益阴,丹参即活血,又补血,在方中为臣药,以协助主药发挥益气养阴活血之功;鸡血藤、桃仁、红花、地龙为活血化瘀常用药物,在方中为佐药以协助主药益气活血,治血瘀之标,菟丝子益肾阴,补肾阳,以阳护阴,蜈蚣虽为祛风镇痉之品,但有攻毒散结之功,与活血化瘀药物相互配伍可加重活血之力,且蜈蚣又可引药通络,促进气血运行。二药在方中亦为佐使药。综观全方,诸药相互配合运用,有益气养阴活血功效。临床用于治疗神疲懒言,头晕乏力,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皮下瘀斑、瘀点,月经增多,并有血块,或见症积、包块,或见周身疼痛(骨痛),舌淡暗或紫暗,脉细而数,或脉细而兼涩象,或结,或代,或无脉等气阴(血)两虚,血瘀内阻证候。本方体现了治本为主,标本兼治的中医总体治疗原则。另外,方中蜈蚣虽有小毒,但在方中用量极小,与大量补益药为伍,可使毒性减低。通过临床观察表明,治疗前后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变化,同时也未发现临床不良反应。所以,小量蜈蚣临床应用安全,并无毒副作用。目前,益髓颗粒剂位于院内制剂销售量前两名,该药除满足了北京市场外,也吸引了全国患者前来就诊,具有一定临床基础。
 
已通过以下初步研究说明了该组方部分作用机制:①益髓颗粒促进小鼠粒系造血的初步研究:应用体外骨髓培养等方法,观察到中药复方体内和体外用药能使AMMS/5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29%至58%;使CFU-GM产率提高29%~67%,并观察了用药途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益髓颗粒及其拆方对巨核系病态造血细胞影响的研究:选用巨核细胞白血病系HI-Meg为靶细胞,通过短期与较长期液体培养,观察该中药复方及其拆方对HI-Meg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其中益气养阴药对HI-Meg细胞有较强的促增殖作用;活血解毒药既有抑制增殖又有促进分化作用,但有毒性;而该中药复方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增殖和促进分化双重作用,而且无毒性反应。③益髓颗粒对白血病巨核细胞系HI-Meg基因表达影响的初步研究:在确定该中药复方能抑制HI-Meg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分化基础上,用cDNAmRNA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到,HI-Meg细胞被益髓颗粒剂诱导分化后LIF,myc基因表达都有不同程度增强,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分化程度较高的巨核细胞内。④益髓颗粒对白血病巨核细胞系HI-Meg增殖与分化影响的研究:实验研究证明该中药复方初提物对人类白血病巨核细胞系HI-Meg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和促进其向成熟方向分化的双重作用,其有效浓度为1:1000。⑤益髓颗粒对小鼠脾细胞IL-2和NK细胞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提示该中药复方能使小鼠脾细胞IL-2和NK细胞活性增加,并和用药浓度有一定的关系,证明合适的用药浓度可能对免疫机制有调节作用。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