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蜇伤是蜜蜂、黄蜂、大黄蜂或土蜂的尾刺,蜇人人体皮肤时释放出含有组胺、缓激肽、胆碱酯酶和抗原物质的毒汁,且毒刺常留于皮内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蜂蜇后局部很快出现烧灼感及痒痛感,并迅速绷中,中央可见蜇瘀点,约半小时全身出现风团、红斑、血管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大疱,偶可发生组织坏死。若多处同时被蜇,皮肤可出现弥漫性水肿,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部分患者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发热等全身症状,重症者可出现抽搐、昏迷、肺水肿、心脏及呼吸肌麻痹等导致死亡。 蝎蜇伤是蝎刺蜇人时刺蜇器内含强酸性的毒汁注入人体引起皮肤和全身中毒反应。被蝎蜇后患者局部立即感到剧痛,继而皮肤潮红、肿胀或出现水疱,偶可造成组织坏死,附近淋巴结肿大,可有全身中毒症状,治疗或抢救不及时者,可导致死亡。 蜂和蝎蜇伤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合理处置蜇伤处,防止毒素扩散。 1.处理毒刺。被蜂和蝎蜇后立即检查蜇伤处有无折断的毒刺和毒囊,若有可用镊子将毒刺拔出,而毒腺囊则不宜用镊子夹除,以防将毒囊内的毒汁挤入组织内,可用拔火罐或吸奶器吸出毒囊和毒汁,同时缚扎肢体近心端,防止毒汁吸收和扩散。 2.中和毒液。蜜蜂和蝎的毒液均为酸性,毒汁吸出后,局部立即用5%-10%氨水或5%-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中和毒素,而黄蜂毒汁为碱性,可外涂醋酸。亦可将蜇伤处的创口扩大,用碱性或酸性溶液冲洗。 3.局部处理。局部红肿可外搽炉甘石洗剂或外涂肤轻松霜、恩肤霜等以消炎止痒。红肿严重或有水疱时,可用3%硼酸溶液、次醋酸铝溶液、鲜马齿苋汁等湿敷,或用鲜大青叶、鱼腥草、蒲公英等捣烂后外敷患处,疼痛剧烈者局部可注射2%普鲁卡因溶液。蜜蜂和蝎蜇伤后,局部亦可注射1%盐酸吐根碱溶液。继发细菌感染者,可湿敷或涂搽0.1%雷夫奴尔溶液、1%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环丙沙星软膏等。 4.全身治疗。有全身中毒症状者,可给予赛庚啶、异丙嗪、特非那丁、扑尔敏、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亦可口服南通蛇药片、季德胜蛇药等。中毒症状明显者,应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