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朋友为了调理身体开了几服中药,在药房熬制成袋后每天服用。在服用前,她问我这药是该在开水中温热喝,还是放在锅里烧开趁热喝。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建议她将药包放进开水中温热。但是究竟这是否是恰当的做法呢?我们许多人喝中药的经验是:“药熬好了赶快趁热喝吧!”这是否有道理呢? 请教了中医院大夫得到了答案:其实,虽然许多中药都要求温服,但并非都是如此,有不少汤药是要放凉了再喝的。 传统的中医理论对汤剂的服用非常讲究,光服法就有十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有三种:温服、热服和凉服。 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 “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度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凉茶其实就是中药中的一种,晾凉了喝,以达到清凉解暑效果。 “阳病热服,阴病凉服”是服中药的一句古语,由此可见,凉服与热服,应根据情况具体分析,治疗热病的药可凉服,而治疗寒症宜热服,需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服药的温度。“阳病”的患者多表现出热症,会表现为周身发热、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搏快等;“阴病”多表现为寒症,出现恶寒发热、无汗、脘腹冷痛、肢冷神靡、舌淡、苔薄白等。 链接:喝中药怎样才能不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