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临床药理所副所长高蕊:
希望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对医师医疗行为产生影响,用心做好临床研究,满足临床需求,更好地推广产品。
企业首先应该销售和研究相结合,关注用户的体验和临床应用数据的积累。其次是研究和推广相结合,循证医学对临床医生的诊疗行为影响太大了,他们什么都要证据,要研究的基础,要针对临床需求开展研究。第三希望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创新评价体系和方法。在确认有效的基础上,现在出了太多的技术手段、仪器等可以说明药物作用机理。
整体来讲,一定要做具有临床价值的好药,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满足临床需求。宏观上来讲,要紧跟学科进展,要反复地跟临床做沟通,针对临床需求开展研究,微观上要多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发现产品特色。一个产品刚拿到的时候,对它的数据和掌握有限,大家只是看到了它的一个侧面,随着横向向纵向不断地延伸和发展,一定能看到它更多的全貌。
沃华医药副总裁王洪飞:
中医药行业,或者医药行业到的一个重要价值回归的时代。投资资本也关注着中药企业的转型升级。
中药企业和中药产品有独特产业价值及增长空间。中药企业具有独有的文化:国家对中药产业的政策性支持,传统文化左右企业的发展理念,人文要素贯穿企业的运营管理;独特价值体现在:慢性病、多发病、常见病等中医药具有治疗保健优势,心脑血管、老年病、骨科、妇科、消化等细分领域价值;中药有其独有规律:知识产权持续保护以延长产品生产周期,复杂活性成分深化研究拓展临床适应症、工艺和质量标准不断优化提升降本增效。请大家坚信产业的价值。
每一个中药品种无论是不是大品种或者潜力大品种都有不断研究和提升的可能,大品种培育是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跑,只有坚持长期的投资,才能产生巨大的价值。
据《贵州日报》消息,近日,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到贵州就“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传承发展”进行调研,充分肯定了贵州省少数民族医药产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以苗药为主的贵州民族药业,就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013年,贵州苗药销售产值达150亿元,超全国藏药、维药、蒙药三大民族药之和,成为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一举奠定了自己行业翘楚的“江湖地位”。
毫无疑问,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民间有“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之说,也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贵州是全国苗族人口聚集最多的省份,我国苗药90%以上集中在贵州。相关资料显示,贵州省拥有苗药药材品种405个,其中有143种被载入《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艾纳香、头花蓼等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艾纳香、吉祥草、大果木姜子、刺梨等10多种被认定为地道药材。可以说,贵州堪称天然的苗药资源宝库,苗药开发潜力巨大。
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实施“科技兴黔”中,把发展民族药业作为振兴贵州的一个主导产业,以科技引领苗药产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苗药,既是传承苗族文化的客观需要,也是贵州加快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养生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贵州省推出了一系列积极举措,诸如加强基础理论体系研究,提高民族医药研究水平,支持苗医药人才培养,支持苗药药材种植研究并建立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同时加强和规范药材管理,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发展。
贵州民族医药产业化发展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正发挥着积极的表率作用。发展壮大民族医药,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积极的政策推动,需要强有力的措施保障。
今年贵州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支持苗药做大做强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努力完成好11项任务,即:全力争取苗药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夯实苗医药理论基础,建好苗药种植基地,打造苗药现代物流,培育苗药骨干企业,推进苗药研发创新,扶持苗药做大市场,探索苗药衍生产业,发展苗医药特色教育,促进苗医药人才就业,提升苗医药品牌形象。贵州苗药产业的明天定将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