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更能体现大健康学的价值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1-11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突出了人与躯体、人与心理、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四个方面。这一概念,比以往的健康概念更加广泛,也更体现了健康的价值。但是,健康实际上还包含着个体和群体对外来压力的调和能力,对不确定未来的适应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称之为“大健康”
 
中医学恰恰具有“大健康学”的六个特征,中医学更能体现大健康学的价值。
 
首先,中医学研究了人与躯体的关系。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肯定了人作为万物中的一种,有体可查,有形可辨。因为有了脏腑,才有针灸膏摩、汤液醪醴作用之所,才有了我们当今称之为医学的狭小分支。我们现在讨论的医学或者中医学,大部分被局限于此,这是狭义的中医观。
 
其次,中医学研究人与心理的交互作用。这一点,古代和当代医学家已经研究了很多,也很深入。七情致病、情志损伤,情绪睡眠,记忆思维都是研究范畴。现代中医的身心医学、心理康复、性格分型、精神分析等做了些探索,尽管身心医学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但日新月异的进展让人看到了医学更应该关注的价值取向。
 
第三,人与社会是健康学考虑的重点之一。我们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医学问题,探讨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中医学在这方面做出了贡献,在河姆渡遗址上发现的距今5700年饮用水水井,在河南淮阳发掘的4300年前的平粮台古城城市排水管道,都是古代中医学公共健康领域的杰出代表。目前中医学强调的公众健康和治未病工程,也正是中医社会医学的研究重点。
 
第四,道德健康是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核心。中医学强调医患双方的道德要求,对于病人来说,心乱导致本乱,除了外因致病外,离道失德会导致气血逆乱。执中守一,修身明德,就是治病良方。对于医生来说,“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从病人的痛苦出发,把病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医患携手,才能铸就守护健康的长城。西方医学也很关注道德与健康的关系,希波克拉底强调医生为病人谋福利,精确地诠释了医学的神圣,但对患者本身道德修养的关注,以及个人道德对自己健康影响的研究却是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
 
第五,中医学还关注了人对外来压力的调和能力。天人相应的思想强调了人应当与自然压力相适应。中医学更加关注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更加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使其区别于单纯的医学,而更加贴近“大健康学”。
 
第六,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把握,是中医学关注的核心。人们恐惧、焦虑、忧郁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把握不好未来不确定因素。中医学对生命的生生不息充满了欣喜和赞赏,并用有形的“术”和无形的“道”来扶危助困,救死扶伤,这正是大爱之所在。
 
正是因为具有以上六个特点,中医学研究范围远远超出了医学的范围,而是具有更广泛意义的“大健康学”。它是以维护人类健康和幸福为己任,同时关注个体、群体和社会,同时研究躯体、精神和生死。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也是人类文明的典范。 (作者曹建春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化科普巡讲专家)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