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状态辨识标准建立的必要性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10-03
作者: 王玉洁 王彦晖 奚胜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厦门市中医湿病与神经免疫重点实验室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始终贯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使我国对于健康问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务之急是构建一个健康状态识别标准。
 
  健康状态辨识标准建立的必要性
 
  健康的概念是与时俱进的、动态化的过程,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综合过程。目前我们还没有一套独立的、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健康辨识标准。因此,应当在系统总结中西医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创建适用于中国人的健康状态辨识标准。
 
  从人的一生来看,人体的生命经历着出生、成长、发育、衰老、死亡的过程,每个历程都可能历经高低起伏的变化,时刻处于新陈代谢过程中,以维系生命整体的生机与活力。每个机体都要达到应有的健康状态,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否则就会出现疾病乃至死亡,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从生命的高度而言,健康可以分为长期健康状态和当下健康状态,长期健康状态包括了先天条件和后天整个生命历程,当下是否处于健康状态是能否达到长期健康状态的风向标,所以总体而言,建立了当下健康状态辨识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即构建了健康状态辨识标准。
 
  当下健康状态辨识标准的3个方面
 
  “阴平阳秘”出自《黄帝内经》,是对健康的一种哲学表述。在生命维度,是指人体在物质、信息和功能三方面达到的动态最和谐状态。对健康状态的辨识当包括自我感觉、中医辨证和西医诊断3个方面。
 
  1.自我感觉
 
  自我感觉的感官角度,是指对于机体是否出现异常的感觉。由于每个人对生命的感受有差异,对于身体状态的自我感觉也不一样,所以说自我感觉具有个体差异性。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性首先是性别差异,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敏感,这种敏感性往往能够帮助女性停止有害健康的行为;其次,性格差异也是影响个体差异性的重要因素。
 
  自我感觉具有可训练性。原来不易察觉自身变化的机体,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有可能感受到原来不能感受的变化。这种修炼,是增强大脑皮层信号传导的过程,使机体更易感受到自身的细微变化。比如打坐,修炼者在远离外界嘈杂环境的情况下,放下复杂思绪,呈现自我放空的状态,感受身体内部的“声音”,进而能够调整身体状态。
 
  自我感觉,包括自我感觉不适和自我感觉无不适。自我感觉不适,一般是指机体出现具体症状,例如恶心、呕吐、腹泻、疲劳、疼痛、胸闷等。症状的出现可能是机体的防御性改变或者机体功能不足的反应。机体的防御性改变相当于西医说的代偿期,例如腹泻,可能是机体罹患某些疾病时的一种代偿性反应,会随着疾病的痊愈而停止。机体功能不足的反应包括病变反应和衰老,类似于西医的临床失代偿期,例如膝关节损伤,可能源于病变或者衰老引起的机体功能下降,很难完全恢复到以前的功能。
 
  自我感觉无不适,不一定就是健康的状态。健康状态会随时间而变化,变化有快有慢;有时几年看不出明显变化,有时在很短时间内急剧变差甚至死亡。比如,在自我感觉无不适的情况下,以往历年体检未见机体明显异常,但在最近一次的检查中发现检查指标异常,更有甚者发现肿瘤已经发展至中晚期,终至不治。其他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病等众多慢性病的发病也是一个漫长过程,疾病早期可能无自我感觉不适。
 
  2.西医诊断
 
  西医对于健康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由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把身心作为一个整体,发展到14~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走上一条不断探索人体各部分形态和结构的道路,并开始重视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再发展到近些年认识到人是一个整体,并把人作为一个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互作用的整体来研究。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概念认为,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应加上道德健康,只有同时具备这四个方面的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这表明人类对自身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临床上可运用的设备、仪器和技术也越来越广多,对身体状态的检测也越精准,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当前背景下,西医所能诊断的仍是有明确病理、病灶的疾病,对于健康的评价主要还是凭借各种检查手段,偶尔辅以心理测试,极少评估社会状态。所以,很多时候人们仍然把各项检查指标无异常作为判定健康的标准;而身心情志方面的低质量状态和体验虽然客观存在,却被忽略不计。
 
  西医所能诊断的有明确病理病灶的疾病是在死亡状态之前的20%的人群所处的状态,其中还有一小部分是属于功能性和代偿性的状态,最严重的一部分是出现器质性病变而接近“死亡点”边缘的状态。而对于另外约75%的无病理病灶却有症状的人群,由于找不到疾病的具体“靶点”而致治疗无针对性,从而没有办法进行治疗。
 
  3.中医辨证
 
  与力图消除病因的西医学不同,中医学对人体健康的目标指向取决于中医诊断与治疗的核心观念。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就是健康。“阴平阳秘”意为阴气平和,阳气固密,是人体健康状态的表征,反映了人的有序稳态,是人的生命活动中物质、能量、信息流变等全部复杂情况动态平衡的体现。“阴平阳秘”的含义,要落实到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层次,必须从藏象、经络和气血津液等中医理论来深入探求,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辨证论治为核心,通过四诊合参,动态把握各种病理信息并加以分析、综合和概括。在某种意义上说,辨证论治就是象、症结合的辨证论治。从中医角度辨识的健康状态应该符合4个标准:正气充足、邪气要少、气血顺畅、寒热平衡。
 
  (1)正气充足 中医学认为,人自身的健康状态遭到破坏即是疾病,故人体内正气(抗病防病能力)的盛衰才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所在。正气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精微物质,即是人体需要的东西(包括物质、信息和功能),正气的盛衰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古代疾病名候疏义》曰:“正气者,正犹平也,无病之人,谓之平人,无病之人体中所有‘事物’谓之正气。犹今言生理也。”人体之气,由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所化之气,加之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人体是依靠与自然界的“气”相通而不停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经过脾胃、肺、肾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生成,分布于全身,无处不到。因此,为了使正气充足,人体应拥有物质(精)、信息(气)和功能(神)。
 
  (2)邪气要少 在要求人体正气充足的同时,人体内邪气也要尽量少。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一切由外界侵入或由人体内产生的各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邪气少,就是指机体尽量少存在对身体有害的、多余的物质、信息和功能。邪气祛除,正气恢复,体质平和,进而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则疾病自然被祛除,身体自然重返健康,正应“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之理。
 
  (3)气血顺畅 气与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人之所以有生命,机体之所以能够正常活动,五脏六腑等各个组织之所以能够进行新陈代谢,都是与人体内的气血直接相关的。气血调,是精神保持正常状态的重要基础。若“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气血顺畅是人体恢复健康的重要标志。需要指出的是,脉象是评价气血是否顺畅的核心,健康人的脉象是“平脉”,缓和而有力,遇事脉象变化不明显,能够从容应对。脉象不仅能够最精准迅速把握机体动态实时变化,而且能够预测近段时间内人体的某些变化,具有不可替代性。常见的脉象有弦脉、浮脉、虚脉、细脉、数脉、滑脉等。以弦脉为例,有此类脉象者常可见睡眠不深、易早醒,遇事易紧张或者激动;若弦脉与浮脉共见,多数时候是睡眠不足,近日多可能遇事烦扰;若弦脉与细脉共见,常可见内心易激动但又自觉十分易疲乏,多表现为有脾气、无力气。总体上,从脉象解读人的心理性格及近日生活状态优于西医,对脉象的把握体现了医生针对的重点是生病之人,而非人生之病。
 
  (4)寒热平衡 八纲辨证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类经·疾病类》曰:“水火失其和,则为寒为热。”《景岳全书·传中录》亦云:“寒热者,阴阳之化也。”由此可见,寒与热突出反映了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病邪属性的属阴属阳,而阴阳是决定疾病性质的根本,寒热平衡是阴阳平衡的一个表现。笔者认为,在中医学中,最直观迅速反应寒热的是舌象,舌质淡为寒,舌质红为热。
 
  总之,健康状态的辨识标准应当结合①自我感觉(主要是机体表现的症状,但是这种机体的自我感觉是可以不断修炼的),②西医诊断(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角度,侧重关注的是机体的结构、物质层面),③中医辨证(通过对“象”的把握,侧重关注机体的整体功能、状态)。三者皆达到标准,才是真正的健康。三者不能同时到达标准,均属不健康的状态。三者之中出现任何一项的异常,比如自我感觉有不适,或是西医诊断异常,或是中医有证可辨;两项异常,比如自我感觉不适,中医有证可辨,但是西医诊断无异常,或是自我感觉不适,西医检查有异常,但是中医无证可辨(这种情况极少),或是自我感觉无不适,西医诊断有异常,同时中医有证可辨;三项异常,即自我感觉不适,西医检查有异常,中医有证可辨。
 
  当下健康状态是长期健康状态的风向标
 
  状态辨识不应拘泥于西医或者中医的单纯标准,而应结合中医和西医的视野,扬长避短,开拓思维,综合考虑。人体是处于无时无刻的动态变化之中的,有时候自身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动态过渡状态,具有双向转化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没有及早调整则会向疾病方向转化,而及早诊断并采取主动的生活方式改变可能就向健康方向转化。研究发现,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肿瘤、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生活方式、遗传、医疗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所占权重不同,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生活方式占82%、遗传占10%、医疗占8%;另一个是生活方式占75%、医疗占15%、遗传占10%;无论哪种说法,医疗因素所占比例均不太高,而生活方式是影响长期健康的最重要因素。由于较短时间内是否处于健康状态是长期健康的风向标,所以应根据现在所处的状态,推测机体的变化,以期能够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王玉洁 王彦晖 奚胜艳 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