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的危害要提防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0-10-15
慢性心衰症状常常不在“心”上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4%至6%,其中慢性心衰患者居多。心衰是心脏的正常功能受到损害,使心脏收缩力减弱或心脏舒张不充分而难以推动正常血液循环的结果,是一种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共同病理状态,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心衰的慢性心血管病是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
很多慢性心衰患者的早期症状似乎与“心”无关:一般体力活动时,病人即感到疲劳、四肢无力,休息后则能减轻或消除。在进行稍剧烈的活动时,譬如走路稍快些、上楼的速度稍快时则出现呼吸困难需要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再继续前进。这些表现是左心衰竭出现的早期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心脏功能逐渐减退,即使是一些轻体力劳动或活动,也会感到气短、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一种表现,病人常在熟睡中憋醒,有窒息感,被迫坐起。右心衰竭的早期症状主要是食欲不振、腹胀不适、右上腹有时疼痛、尿量减少、手、足等皮肤有紧绷感。慢性心衰患者还会出现水肿情况,心衰性水肿多先见于下肢,呈凹陷性水肿,重症者可波及全身,下肢水肿多于傍晚出现或加重,休息一夜后可减轻或消失。
因消化道症状和精神倦怠症状而到其他科室就诊的心衰患者不在少数,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旦出现超过一周的疲乏无力、精神倦怠或消化道症状,必须到医院检查是否出现了心衰。
预防心衰,这些因素必须注意。
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科学的手段自我保护,是预防心衰的关键环节。患者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去除基本病因 心衰是由许多不同病因,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瓣膜异常等引起的一种临床病症,如果对引起心衰的原发病能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则可起到明显预防效果。
预防呼吸道感染 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已患心衰但病情稳定的人如果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发生心衰或使病情急剧恶化。因此,在眼下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
掌握好活动量 适当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对身体有益,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衰突然加重。
选择清淡少盐饮食 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衰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忌盐。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能过于兴奋也不能过于伤感,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饮食休息,防治心衰良方
休息和饮食在心功能不全的康复中占重要地位,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可使机体耗氧明显减少,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时应卧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转后应下床做一些散步、气功、太极拳等活动,但要掌握活动量,当出现脉搏>110次/35,或比休息时加快20次/份,或有心慌、气急、心绞痛等症状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心衰的营养防治原则,主要是少食多餐,食物要容易消化,以减少心脏的负荷。膳食要求如下:1.少食多餐。心脏病病人不宜吃得过多,每日总热能分4至5次摄入,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膈抬高,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晚饭应早些屹,宜清淡,晚饭后不进或少进任何食品和水分。2.限制钠盐。这是控制心力衰竭较为适当的方法。为了减轻水肿,应限制食盐,每日约3克以内为宜。3.适当限制蛋白质和热能的摄人。心力衰竭时,每日蛋白质可控制在25至30克,热能600千卡;2至3日后,蛋白质可加至40至50克,热能1000至1500千卡。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蛋白质和热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4.应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心脏病病人由于血液循环功能减退,胃肠道瘀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所进食物应易于消化。5.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适量的无机盐,如维生素B1、维生素C,以保护心肌。供给适量的钙,以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钾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不足时引起心律失常。用利尿药时,除补钾外,还应注意镁、锌的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