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人体经络和五行解释气血津液和人体的关系? 水谷进入口中传输至肠胃,最后变成的津液有五种:天冷衣薄时,就变为尿与气;天热衣厚时,就变为汗水:心情悲哀时气并于上。就变为眼泪:中焦热而胃弛缓时,就变为唾液;邪气内侵且在脉内逆行,致使经气阻塞而不行,就会成为水胀病。 气血是中医对人体内气和血的统称,中医认为气与血虽然各自作用不同,但是相互依存,补给各个脏器组织的营养,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气血不足则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精力不足。 气血津液是人体内脏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受人体内脏的支配,同时又是人体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原理,一旦人体内部的气血津液发生病变,不仅会影响到内脏的运行,甚至还会影响人的生命活动。反之,如果足人体的内脏发生病变,也一定会影响到气血津液的变化。 根据人体经络和阴阳五行,脏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脏腑是中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心、肝、脾、肺、肾为五脏,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为六腑。 心为人的气血根本,在阴阳五行中属火.能够推动和调节血脉,使血脉循行旺盛.还能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意识。并且与舌相通,帮助舌辨别饮食五味。肺是人体的生气之源,在阴阳五行中属金,管理人的呼吸.使清阳之气升发,浊阴之气减少,疏通和调节体内水液.辅助心脏,治理和渊节血液运行,还主呼吸。脾是血液生化之源,在阴阳五行中属土,能将食物精华送到全身,运化水湿浊气并排泄于体外,还能统摄血液,帮助肌肉生长;肝藏血,主管人体筋脉,在五行中属木,能够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通气于目,并且主管筋脉,指甲的坚脆厚薄与颜色都是肝脏盛衰的表现。肾是人体先天之本.在五行中属水;能储藏人体精气,主宰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维持体内水液代谢平衡,摄纳肺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等。 五脏主要是储藏精气津液。六腑则是出纳转输精气津液。虽然脏腑的功能不一样,但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机体。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联系的,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所以,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转变。 脏腑不但能够在人体内部相互联系.而且同外界自然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外部发生变化、四时气候转移、精神活动等都会影响到脏腑的联系。 如何根据人体经络和五行关系解释辨证? 所谓辨证,即分析、辨认疾病的症状和体现出来的特征,是认识和诊断疾病的主要过程和方法。辨就是辨认、分析的意思,证就是症状、表现特征。根据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当人体发生病变以后,人体中的内脏、筋脉之间就会出现关系紊乱的表现。所以,根据五行原理,只要有疾病呈现的外因,就可以推断出人体所患的疾病,以及推断出病变的位置、疾病的严重程度等。 在中医学中,辨证的过程与五行密切相关。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小宇宙,它是以人体的内脏器官、筋脉、气血津液、病因等理论为依据,以阴阳五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查看病症,然后综合、归纳、分析、推理、判断、辨明各种病症、病变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