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活档案工作的建议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4-01-13

  所谓“活档案”是指相对于一般意义“体制内档案”的“体制外档案”,形式多样,名目繁多,广泛存在于民间,中医活档案为其中一类。“活档案”在文献上尚无确切的定义,至今也无涉及中医活档案的相关研究报道。

  浙江省由桐庐县中医院副院长、副研究馆员陈玉平领衔的课题组,率先提出“中医活档案”这一概念,围绕中医活档案的开发应用,开展“对中医活档案的认识与探索研究”,从宏观角度提出了收集中医活档案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专家鉴定认为,该创新性课题为中医活档案的收集、甄别、整理和开发利用等打下了一定基础。

  该项研究指出,中医档案工作一直是医药档案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尤其尚有大量中医活档案未能收集、保管和收藏。这些中医活档案包括散存于民间的中医典籍、医药学家资料、名医处方、名家医案、医学教育图谱绘画、动植物药材标本、中医书法碑帖、民间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特色疗法,以及中医口碑资料等,范围广,内容极其丰富,这些中医活档案同样具有“体制内档案”的特点,具有历史佐证价值、科学研究价值、集体智慧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

  研究表明,目前中医活档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点:一是中医中许多珍贵资料大量散落民间得不到保护而面临损毁。二是中医口碑资料的自然流失相当严重,随时面临“人逝自灭”的危险。三是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中医活档案珍贵资料的流失。四是对中医活档案工作缺乏认识,致使这项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而长期处于“空白”状态。

  该研究提出对中医活档案工作的建议:

  建立对中医活档案的基本认识。其一,从档案学的层面,认识中医“活档案”乃是中医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档案工作有待开发、发掘与深入探索的领域。其二,对活档案“活”的理解应在突破传统档案管理和中医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其三,对中医活档案范畴的认定,应明确其研究对象应是存档前期的各种具有档案性质的载体形式,包括口述档案、民间处方、医家个人临证散记、民间医药史料、医家实物等。

  加强对名中医学术思想的收集整理。名中医的学术思想,是一种极具个性的“活档案”,既有临证心得,也有医术经验,更有人文理念和学术思路。因此,应对其加以收集整理和归档,从而丰富和完善名中医档案的内涵。

  将中医活档案列入民间档案工作内容。由于中医活档案具有“民间档案”的特性,因此单靠档案部门难以完成。本课题建议以县域为范围,由档案、中医、文物等部门共同参与组成工作班子,将中医活档案工作纳入当地民间档案工作范围,并开展系列工作:一是调研,掌握当地中医活档案状况。二是举办民间中医活档案展,提高全民档案意识。三是发动民间百姓提供和捐赠中医活档案资料,并进行奖励和给予荣誉。

  利用网络收集中医活档案。许多中医活档案是中医师在医疗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既包括验方、偏方、秘方的应用,也包括个人的临床记录与走访患者的记录和分析,以及对疑难杂症的处理记录等。当今,这些内容往往见诸于网络,通过网络、个人博客、微博等进行交流与传播。因此,研究建议中医档案工作者建立中医活档案“虚拟档案馆(室)”,对中医活档案进行动态网络收集和整理。

  此外,也可以借助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利用科研模式和现代实验方法,努力开发和利用中医活档案资源。

  实施中医活档案规范化管理。由于中医活档案大多需从民间征集而得,往往杂乱分散,而且良莠不分,必须通过筛选、整理,才能实现活档案的科学利用。因此,对中医活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显得十分重要:要按照档案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对收集到的中医活档案进行科学归档。要组织中医学、社会学、人文学、档案学等有关专家,对中医活档案进行动态性的甄别、指导和评估。

  加强对中医活档案的前期整理和研究。获取中医活档案的途径非常广阔,可从多方面进行探索:注意通过中医名家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时获得;与病家交流中获得就医的切身感受;通过科研、社会调查等获得相关信息;从民间中采集;从地域社会人群的生活、饮食起居习惯中发现具有中医药元素的相关素材等。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