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未见面的导师俞长荣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4-03-27

  一叠回信,由于年代久远,纸色已经发黄。虽和回信人从未谋面,然而他高大的形象却矗立在我的眼前。他那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精神,永远鼓舞和激励着我。

  我幼承家学,上世纪60年代又读过中医中专,粗通岐黄,对仲景《伤寒伤》尤为酷嗜,自认为学习《伤寒论》,必须学懂异通,准确运用《伤寒论》方,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真正掌握仲景理法方药之精髓,大有裨益于临床施治。一日阅读《伤寒论》选读。载有俞长荣经方治验医案,颇感欣慰,继以寻觅俞师的工作单位——福建省中医研究所,以求验案之全貌,不日我收到其寄来的大作《伤寒论汇要分析》,并信中明言,限一月读毕寄回,待修订后赠册相送,信中不仅对我们提出的问题。逐条详细解释,而且对怎样学习仲景遗著,有新的指导思路,特别是对我业余自学,倍加鼓励,信末署名“俞长荣”。

  雾海迷航的一叶小舟,突然有了定向指路灯塔,当时那种欣喜感激之情,真是溢于言表。嗣后,我被俞师收为他的适从弟子,凡是读书中的疑问,治疗中的疑惑,以及自以为是的一孔之见,无不一一去信求教。他每信必复,按俞师的说法,我成了他的“债主”。1983年9月,俞师任命为福建中医学院院长(教授),工作冗烦,但始终没间断向我传道、授业、解惑。1983年12月1日他来信说:“来稿搁了很长,对不起,白天忙于工作,未能及时作答,今晚于百忙中,不能不偿还‘信债’,以对知已。”一位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又身兼数职,面对一个陌生而乏知的青年,如此不厌其烦,不惜其力。“铁肩担道义,佛手度金针。”孟子曰:“是乃仁求也。”俞师足以当之。信中仍然告诉我:“无论是理论上,或临床上的疑问,你都可以寄来,我给你提提意见。”俞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每次寄去的稿件,均逐字逐句缜密审阅修改,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轻易放过。我的论文“大柴胡汤治疗肺部疾病两例”,经俞师精心修正指导,发表在《福建中医药》1984年2期,此后,又有20余篇论文,相继发表在国内正式期刊上。

  俞师平生勤奋好学,力求上进,他青年行医时,经常向老前辈请益,虚怀若谷。他曾回忆怀念,同乡先辈程老中医诸教,获益良多。他对老一辈同道垂青,深有感悟:“我深刻体会到,真正有学问的老专家,对渴求上进的年青一代都是爱护的。只要年青人勤奋好学,虚心求教,他们都会乐意提供帮助的,这一点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大都相同。”(《俞长荣论医集》)。俞师通过亲身体验,并以此奉为圭臬,言传身教,躬亲实践,垂教后人,培育了众多门生、本科生、研究生,可谓是门墙桃李,誉满杏林,为中医教育事业呕心沥血。

  俞师除了培养教育中医人才,更注重临床实践,并反复强调中医理论绝不可脱离临床实践,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也就谈不上继承发扬中医事业。其谆谆教导,迄今牢记在心。

  俞师是国内近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师之一,国内享有盛誉。1985年5月,他的大作《伤寒论汇要分析》(修订版),该书特点是汇集《伤寒论》条文,按六经病型分类,加以归纳分析,并附个人验案,旨在初学者容易理解运用,语句通俗易懂,使仲景之门此书人人可入是其又一大特色。与经昔对《伤寒论》条文逐条注释体例,有所歧义,可谓是独辟蹊径,别开生面之佳作。故本书获1988年度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

  本人学习《伤寒论汇要分析》书中,第八章伤寒论类证辨治之第六节“发热的辨治一文,颇受启迪,效仿其体例,选择了《伤寒论》条文中,有关六经病的肢体疼痛病证,逐条查阅,归纳分析,撰写“试析《伤寒论》中的肢体疼痛”一文,主要体现仲景同病异治的治疗法则,俾其触类旁通,扩大治疗范围,以飨同仁。并发表在《吉林中医药》1990年3期。1996年1月被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收入中国医药卫生学术文库。

  2003年,奉接福建中医学院赖义初教授来函:“俞长荣老院长已作古。”让我迟迟不愿相信,我为失去一位未曾谋面,真挚的良师益友而悲痛不已。回首往昔,是俞师指引我走上学术研讨的道路。光荫荏苒,犹如白驹过隙。我已逾花甲,缅怀先辈师恩情谊,永志不忘,现略寄数语,冀以告慰他老人家在天月知。

  俞长荣:历任福建省中医研究所文献研究室主任,福建中医学院院长、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福建分会副会长。对《伤寒论》颇有研究,著有《伤寒论汇要分析》等。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