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起的首届“京城好医生”推荐活动12月22日落下帷幕。来自北京三甲医院的40位医疗专家分获“金牌好医生”和“优秀好医生”称号。其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王笑民、王麟鹏、张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杨博华等中医专家榜上有名。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出席揭晓仪式。
该活动今年7月11日启动,旨在使百姓获取相关知识的同时,对医生的职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正面推动尊医重卫的社会风气,为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传递正能量。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一批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包括中药基地和中医护理基地,其中中药基地36个,中医护理基地18个,涉及北京、天津、江苏、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省市单位。
培训基地的遴选确定经过了专家审评、专题答辩等程序,并与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紧密结合。培训基地将根据地域和各专业领域发展需要,按照“优化布局、突出特色、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紧密结合国家级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的组织实施,实行分期分批建设、分级分类管理、动态评估调整。
按照要求,中药、中医护理类优势特色培训基地需要认真完成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及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并积极开展相关中医药人才培养活动。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及优势特色培训基地也需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培训基地的作用,切实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
近日,长春中医药大学第八届学生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东北三省大学生中医药发展论坛在该校举行。研讨会以“传承·发展”为主题,开展了名医名师讲堂月,优秀论文答辩周,精品项目展示,经验交流研讨,大学生中医、中药、文化发展(三才)论坛等五大板块的系列活动,旨在推进中医药青年人才培养,活跃学生参与学术活动的氛围,促进学生与教师交流,为省际、校际之间的中医药青年学术交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图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千余名学生在开幕式之前诵读中医经典。本报记者李磊 通讯员杨晓/摄影报道
近日,江西出台《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培育发展社会健康服务,加快建立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意见》提出,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每个县(市)办好1~3所县级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每个设区市重点办好1所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省级重点办好2所中医医院。
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推进中医“治未病”能力建设,为群众提供养生保健、体质辨识、中药调护、保健品消费指导等多样化服务。支持省中医院建设成为辐射全省的中医医、教、研中心,力争所有市级中医医院达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所有县级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或以上水平,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以上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按照国家标准加强中医临床科室建设,并设置一定比例的中医病床。
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机构、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推进名老中医工作室、研究室建设,支持名老中医著书立说、传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培育发展特色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的重点专科。依托省中医院、江西热敏灸医院,依法组建江西省中医康复(热敏灸)联盟集团。遴选10个中医优势病种区域,建立“区域协同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中心”。支持5~1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的中药新药研发及传统经典方药、名方验方的二次开发产品做大做强。
扶持赣产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到2020年,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挖掘深厚的养生文化底蕴,利用温泉、中药等特色资源,在龙虎山、明月山、樟树等地打造健康养生旅游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