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中医药宣传 发展四川中医药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03-09

    “我要一辈子扎根农村,把自己永远定位在基层!”3月8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乡村中医师3+3提升工程”启动仪式上,乡村中医师代表郭光俊的发言博得阵阵掌声。

    郭光俊扎根河南登封大金店镇梅村卫生室整整48年,去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最美乡村医生”。随着村卫生室的不断壮大,他慢慢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还不够高。此次启动的“乡村中医师3+3提升工程”,全程免费培训3年,全脱产集中培训3个月,通过集中授课、临床实践、跟师抄方等方式提升学员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从而达到“一人带动一方”的建设目的。郭光俊觉得这正是自己学好本领,更好地为村民服务的机会。

    “乡村中医师3+3提升工程”的首批学员全部来自河南省。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张重刚介绍,参与培训的20名乡村医生,均为有着10年以上临证经验的业务骨干。在河南省,像这样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有3万多名,在全国,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共有108万人,他们是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的关键,同时也是基层卫生服务网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农村为3.64人,远低于城市的9.18人。

    “像郭光俊这样的还不多,乡村医生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现象在全国还比较严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认为,基层医生的能力提高了,老百姓的健康才能有保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耀献介绍,工程今后还将与更多省市合作,遴选一批乡村骨干中医师,实现理论、技术及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农村基层中医药队伍打造一支核心力量,并探索基层现有中医师服务能力提升模式。

    “为东直门医院点赞!”马建中表示,东直门医院的努力与深化医改的大思路相吻合,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让大医院的优质资源下沉,“在全国可推广、可复制。”

    3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新闻宣传工作协调会,副局长马建中在讲话中强调,要从三个方面做好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

    他指出,一要切实提高对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领会党中央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关精神,深刻认识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思想引领作用、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二要切实加强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建设,加强与媒体的深度合作,打造并利用好全媒体平台,加强策划组织,构建大宣传格局,形成舆情管理合力,实现资源共享。三要切实提高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队伍水平,着力提高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人新闻传播领导能力,消除“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的本领恐慌,着力发挥行业专家权威影响力,着力建设一支有战斗力的中医药宣传队伍,将宣传工作纳入业务工作同策划、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

    会议总结了2014年新闻宣传工作,研究落实了2015年新闻宣传计划,交流讨论了新闻宣传工作的心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司司长毛群安等出席。

    3月6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签署《关于推进中医药海外惠侨计划的战略合作协议》。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签约仪式并作为双方代表签署协议。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和惠侨工作纳入各自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合作计划。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中长期规划纲要(2011-2020)》以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海外惠侨工程——中医关怀计划”的整体部署下,组织中医海外义诊活动,开展海外中医师培训,推动海外华人医院与国内中医院开展合作,加大中医关怀侨胞力度,提升海外中医行业水平和形象,扩大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和来自27个国家共38位列席全国政协会议的侨领出席签约仪式。

    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七场记者会上,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国际热点问题之路,当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如中医之道中汲取智慧。

    王毅表示,对待热点问题首先要把好脉。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先搞清楚来龙去脉和是非曲直,不要偏听偏信,也不能乱开药方。其次,要综合施策。不要动不动诉诸武力或者制裁,而要坚持政治解决的大方向,提出全面、综合、照顾到各方关切和各方诉求的一揽子方案。第三,标本兼治。要找到问题的源头所在,对症下药,从根子上消除滋生的土壤,这样才能使病症不再复发。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副省长陈文华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四川省将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带动第一、二、三产业联动,将四川建成西部乃至全国的中医药发展高地和全国重要的中医药区域中心,实现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发展的目标。

    健全服务体系  基层推广中医药

    陈文华介绍,早在2006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出台《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决定》,部署从“振兴中医”向“发展中医药”战略性转移,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真才实学、德艺双馨的名中医,夯实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基础,以继承传统和科技创新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每个县有中医院,市县级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有中医科,村卫生室有中医药服务,我们在向这个方向努力,现在目标已接近实现。”陈文华介绍,四川注重中医药在基层的推广,提高诊疗量,实现广覆盖。

    此外,为了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四川省还为基层医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鼓励跟师学习,派基层人才去省市级大医院学习,同时请上级医院的名医到基层坐诊。“‘师带徒’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现在四川有郭子光、刘敏如两位国医大师,我们还评选四川省名中医、市州级中青年名中医,为这些名中医建立工作室、名医门诊,激励更多的年轻医生以名医为楷模,努力提高自身水平。”陈文华说。

    四川省还在全省少数民族地区1400多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了“中医药民族医药惠民工程”,为全省民族地区的5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6个享受民族地区待遇县的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次性无偿投入药物周转资金,保障省内较为困难的民族地区百姓,都能享受到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

    资源产业联动 助力中医药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医改向纵深推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中医药迎来发展新机遇。“从消费需求看,人们对中医药服务不论是量和质都产生了井喷式的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从服务领域来看,中医药服务正由主动提供医疗服务向提供融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全链条服务的方向发展。从服务供给看,中医药服务正从主要由政府举办,向由政府和市场共同举办发展。”陈文华说。

    中医药是健康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四川省中医药服务发展良好,“现在全省县及县以上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基本覆盖了全省21个州市及其县区,总体规模与实力也居全国前列。”陈文华介绍,四川中医药资源丰富,省内中药材5000余种,在业内有“无川(药)不成方”的赞誉。“四川人口众多,医疗健康需求大,中医药在这里有广阔的市场。这为中医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陈文华表示,四川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科研基础也较为坚实,该省是全国第一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拥有许多中医药相关教学、科研机构。四川还建有国家中药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5个、省部级研究开发中心10余个。

    “一方面夯实医疗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人员素质,我们还将把医药产业与工业、农业有机结合,将第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中医健康服务。”陈文华透露,四川省已明确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

    四川省将不断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满足全社会多元化健康需求。不断创新技术手段,以中医学为主体,融合现代医学及其他学科技术方法,丰富发展健康服务技术的内容。扩大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流通规模,加快中药材种植发展和相关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一批有实力的中医药企业和产品,促进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