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中医临床人才留得下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05-04
    “团队带教团队,网上结合网下,远程链接实地”,新型中医师承模式——长白山杏苑新林项目,日前通过评审专家组验收。
 
    该项目由吉林省中医管理局立项支持,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世界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辽源市中医医院、北京科技大学、长城宽带网联合创立。3年来,课题组通过组织专家团队和网络课件等优质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基本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志勇评价认为,这种探索师承模式的思路和方法,对当前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希望该模式能够为全国师承工作引路,进一步优化网上资源,完善项目机制,加强督导,加入激励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推动中医药继续教育有效开展。
 
    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邱德亮在评审后表示,该省一定继续深入研究,将项目成果复制和推广。
 
    一次大胆尝试
 
    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有三类模式:一是“面授”类,二是“远教”类,三是“研修类”。三类培育模式各有特色,但也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
 
    项目策划者、国医大师孙光荣分析,高等教育,缺少师承的环节,理论与临床脱节,人才成长太慢;师承虽好,但周期长、覆盖面少,有门户壁垒;高层次人才培养门槛太高,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的三甲医院,不能满足广大中医医疗机构、特别是县市中医医疗机构的需求,很难解决“工学矛盾”。对此,他一直在探索把各种教育优势集中起来,培养高级中医临床人才,使之成为市县“留得下、靠得住、用得上”的中医临床新一代领头人。
 
    “长白山杏苑新林项目”中,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德业双馨的导师团队,临床带教辽源市中医院的徒弟团队;网上学习全国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结合网下的集体讨论与自学;通过远程影像指导临床辨证论治,链接当地门诊病房的临床实践。
 
    三载杏林初成荫
 
    2011年11月,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60万元启动“长白山杏苑新林师承模式研究”项目,辽源市中医院遴选了10名骨干中医师去跟师学习。3年间,13名专家参与理论授课,进行了14次专题讲座,4名专家共进行了5次示范诊疗。继承人跟师学习后,整理出典型病案108份,采集从师病例810份,利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综合信息库”资源,研究分析全国名老中医治疗某病种的学术经验特点,共撰写学术论文29篇。
 
    “新型中医师承模式,开辟了吉林省县市级基层医院人才加入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的先河,使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得到最大化推广,为后继人才培养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已成为副主任医师的学员方得祚说,2011年,他有幸入选“长白山杏苑新林项目”首批10名学员中一名,成为同仁堂传承弟子,如今业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门诊量明显增加。10名学员中,2人晋升为主任医师,4人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人提拔为疗区主任。
 
    创新模式可推广复制
 
    评审专家组组长、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惠勇认为,“团队带教团队”摒弃了门户之见,一批培养对象跟师一批专家,覆盖面大,博采众长,可以真正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多位良师的学术经验,接触大量疑难病例,获得大量的四诊信息,提升学员临床水平;“网上结合网下”,学习缩短了周期,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请教研讨;“远程链接实地”,节省资源,降低成本。
 
    他建议,将该师承模式纳入国家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更广泛地用于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设立专项经费,使这一创新的师承模式在较大范围内推广,让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有效传承,加速培养中医临床人才。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