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经营从长期亏损到略有盈余“十三五”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05-28
    民间老中医是指那些在个体诊所工作, 年龄超过60周岁以上的老中医。他们中的一些人是高中毕业后参加中医工作,其后又参加了中医自学考或中医函授大学学习(如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等,打下了坚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又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说是学验俱丰。更有甚者,他们中的一些人,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撰写出了高水平的论文,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上公开发表,有的人根据实践经验而研制出了对治某种疾病有独特疗效的科技成果,并通过了省科技厅或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得了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发明专利等。但是,由于过去不允许民间中医晋职称,现在虽然允许了,他们年龄又已超过了60周岁而不能晋升职称了。
 
    其实,民间中医一不在编制内,二不要国家财政拨款,和公立医院的医生相比属于另一类别。因此,建议对民间中医在晋升职称方面不应该有年龄限制,国家应根据民间中医的特点另行出台政策,让这些民间老中医能晋升职称。
 
    浙江省丽水市所辖缙云县中医院,2014年与2011年比,门诊人次从6.8万增加到9.4万,增幅37.34%;出院从1873人次增至3452人次,猛增84.3%;业务收入从2584万元增到4058万元,增57.02%;其中中药饮片收入已达760余万元,占医疗业务总收入的比例高达23.7%。这些业务量和业务收入的绝对值虽不起眼,但其增幅之大,在浙江县级中医医院中不多见。
 
    这家地处浙西南山区经济欠发达县城的中医院,多年来连年亏损,到了2013年实现收支平衡,2014年还积余47万元。医院的业务上去了,职工的年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5.1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6.8万元。
 
    短短3年,缙云县中医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成功之处在于改善管理,调整战略,改进服务,困境中突围奏响了三部曲。
 
    改善管理   始于引进开拓创新“领头羊”
 
    缙云县由于当地财政拮据,卫生投入有限,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基本靠自身实力。该县共有8家医院,其中5家为民营。中医院不仅面临外部大环境的激烈竞争,内部小环境更缺乏竞争优势。该院场地小,建筑仅6200平方米,用房简陋,设备设施落后,又缺乏中医特色服务品牌。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缙云县中医院的门诊、住院量长期处于低谷,业务收不抵支,甚至发不出职工奖金,医务人员工资收入为全县医院中最低,出现人心涣散、业务滑坡的恶性循环。
 
    缙云县中医院的转机,始于引进管理创新的“领头羊”。
 
    2012年8月,缙云县委组织部门向全省公开招聘1名县卫生局副局长,时任武义县中医院院长吴勇刚应聘上岗。缙云县组织部门了解到吴勇刚担任过武义县中医院院长而且业绩显著,于是确定吴勇刚去中医院负责主持全面工作。
 
    当今,在“院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下,院长对医院的改革与发展起着一定程度的关键作用。吴勇刚来到缙云县中医院上任后,他和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反复研究如何摆脱困境的发展战略:首先,努力改善办医条件。包括切实改变脏、乱、差的医院环境,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筹资增添设备设施,强化人才引进及培训,与上级医院协作“借鸡生蛋”提升技术水平等。同时,出台以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目标的《缙云县中医医院战略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打造区域内具有明显专科特色的中医惠民医院”。
 
    吴勇刚介绍,该院这一《规划》是在全院干部职工逐步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制订实施的,并对规划的年度目标任务进行量化细化,实行院、科两级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定期考核、赏罚兑现。
 
    3年过去了,缙云县中医院出现了跨越式发展:医院的业务量从丽水市9县(市、区)倒数第二上升到中等以上。2014年,该院获得“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和省级敬老文明号、市级健康促进医院及卫生系统先进单位等称誉。
 
    “缙云县中医院突破围城,从困境中崛起,这与‘领头羊’吴勇刚的开拓创新和敬业奉献精神分不开。”医院许多职工对记者如是说。吴勇刚如今拿卫生局发给他的公务员工资,但天天在中医院上班,未取医院分文酬金。中医院驾驶员李师傅对记者说,他每月的工资收入要比吴勇刚高出200多元。对此,记者问吴勇刚怎么想,他只是付之一笑。
 
    调整战略   以“一体五翼”强院
 
    吴勇刚介绍,该院调整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中医为本,以群众医疗保健需求为导向,以医院自身条件为基础,实施与综合医院和当地实力较强的民营医院差异化发展战略,首先以“一体五翼”强院进行突破。
 
    “一体五翼”,即以中医为体,以中医康复科、老年病科、中西医结合科、肛肠科、妇科等为翼。
 
    2013年,该院率先创建县城首个中医康复科。科主任舒忠飞介绍,通过院内相关医疗资源整合和进修培训人才以及购置配套设施等,该科目前已初具规模:拥有康复医师3名、治疗师2名和专业护士3名,设12张床位和康复治疗室,推出门诊住院一条龙服务。其特色为运用理筋正骨、温针、艾灸、小针刀、推拿、拔罐、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药熏洗等中医疗法和养生指导,并结合应用现代的康复手段,开展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及内科疾病的康复治疗。
 
    舒忠飞说,康复治疗的业务越来越旺,其业务收入从2013年的12万元增至去年的126万元。记者所见,该科治疗室10余张床位没有1张空着。38岁女性患者郑雪梅告诉记者,她于半年前不慎摔倒,导致“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而行“韧带重建术”。术后局部活动受限,酸痛不止,不能下床走路,逐步引起左腿肌肉萎缩。她曾去多家大医院采用西医治疗无效,无奈转辗来到缙云县中医院进行中医康复治疗。现在她仅治疗两个月,自觉症状已基本消失,腿部肌肉也已恢复,能起床行走,即将出院。
 
    中医院中医老年病学专科,2014年创建成为丽水市中医重点专科。该科领军人物、副主任中医师蔡俊亮介绍,医院老年病学科是区域内对老年病进行整体治疗最具特色的科室,其优势是运用中医传统疗法重点开展脑卒中防治及卒中后康复,并推出检查、诊断、治疗“一站式”,医疗、心理、生活护理“全程式”服务。今年1月,“缙云县老年病防治中心”落户该院,医院老年病房正式启用。该院5个病区其中3个以收治老年病患者为主,老年病诊疗业务量为医院撑起半边天。
 
    该院中医眼科为市级重点扶持专科。眼科主任中医师陈建峰介绍,他们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干眼症、角膜炎等眼病有独到之处。舒洪镇70多岁农民蔡某,患角膜溃疡导致眼部红肿,视力为零,曾去大医院应用抗生素等治疗不见效果,后被抬进缙云县中医院住院,经服用“八珍汤”加减半个月后开始好转,直至痊愈。陈建峰说,医院条件所限只设5张眼科床位,现在患者已是一床难求。
 
    该院的中医肛肠科、妇科、针推科和中西医结合心血管、肝胆、肾病、糖尿病等专科专病等,诊疗也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吴勇刚说,中医院从困境中突围的战术,主要靠发展壮大“你无我有,你有我特”的专科专病科室。现在,医院门诊、住院“中治率”达70%以上,吸引了更多患者前来就医。
 
    改进服务  “咨询电话号”挂到村民门口
 
    一手抓医疗特色优势,一手抓不断改进服务,坚持两手一齐抓,这是缙云县中医院管理改革的整体策略。
 
    为了改进服务,该院建立健全“医院围着病人转”系列规章制度。提供自助服务:实行医药收费信息触摸查询;安装导医导诊自助叫号系统;开通自动叫号、自助取单系统;开通网上预约诊疗服务。同时,探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要求服务从细微之处做起,实施临床、医技和挂号收费等窗口制度化、标准化非技术服务规范。2014年起每年评选10名“微笑服务之星”广为宣传,为“服务至上”的医院文化树立榜样。建立门诊和住院病人回访制度,医疗上实现由传统的“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为了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医院坚持做到“四不”:能用中医中药的不用西医西药,能用便宜药的不用贵重药,不做不必要的检查,能在门诊治疗的不动员住院。该院连续3年的门诊、住院均次费用零增长;2014年出院病人均次费用为6158元,达区域内各医院最低。此外,该院增挂“惠民医院”牌子,为医疗求助对象就医实行医疗收费“十免十减半”政策。
 
    为了拓展医疗服务,医院与17家基层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私人诊所等共80余家医疗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协议,2014年转入病人有300余例。该院还特设“外联宣传科”,开展体检和以“中医治未病”为突破点,带动医院业务发展。2014年,该院的体检收入比上一年翻了一番。
 
    2014年,吴勇刚在“走亲连心下基层”活动中,了解到村民遇到医疗保健的问题无法与中医院电话联系。针对百姓的呼声,该院立即投资4万余元,制作了800块“缙云县中医院咨询电话号服务牌”,安装在全县所有乡镇、各个行政村、自然村和居民小区最显眼之处。从此,每天打进缙云县中医院的电话不断,有寻医问药的,有预约挂号的,有要求住院的,有医疗保健咨询的,有要求派车接送病人的。医院接到电话一一给予及时解答,对看病的需求开通绿色通道,做好全程接待和诊疗服务。此举颇受百姓称道。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