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分会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中医院建医联体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6-04-11
近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计生委等11个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大医疗养老联合体建设及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康复机构建设的力度,为养老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及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体检、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和中医药诊疗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预计到2020年,黑龙江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778.8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8.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97.4万人;需要接受康复治疗的老年人约80万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日剧增,养老服务中的医疗卫生需求日益迫切。作为全社会为之瞩目的重大民生问题,加快推动医养有机融合,有利于提高养老院入住率、减轻医院病床压力、降低医保负担、盘活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
 
《实施意见》提出,要拓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领域,推动中医院与养老机构之间的合作,鼓励中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把中医诊疗、中医治未病、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康复医疗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全面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要加强中医院老年病诊疗能力建设,二级以上中医院须开设老年病诊室,设立老年病科,逐步增加老年病床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提供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加强老年人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建立完善的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
 
《实施意见》明确,鼓励社会资本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药健康管理理念的老年人医疗、护理、养生、康复服务,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设立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药诊室、中医门诊或中医馆。针对老年人慢病防治、养生保健、饮食起居、临床诊疗、康复护理、心理干预等需求,需加快研发中医体质辨识、四诊合参等产品、技术和服务。支持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智能化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包,为更多老年人提供融中医健康监测、咨询评估、养生调理、跟踪管理为一体的服务。
 
《实施意见》要求,探索和推进候鸟式旅游居住养老与医疗保健和中医养生相结合等方式,利用省内森林、湿地、界江等旅游资源优势,推动生态避暑、休闲度假、养生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的集中居住点与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中医医院建立紧密合作机制,为旅游居住的老年人提供急诊急救、特色康复保健、中医体检、中医养生体验、中医药健康服务等健康旅游养生服务。要利用全省各大中医院、中医药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和冷泉、温泉、冷矿泥等独特地缘医疗优势,推出针灸、按摩、理疗相结合的特色旅游线路和服务项目,打造慢性病防治、疗养康复、美容保健、中医药养生、中医药疗养康复等健康旅游居住品牌产品。
 
《实施意见》强调,全省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落实和完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共同支持医养结合发展。卫生计生部门要引导社会力量开办老年康复医院、护理院和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推动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社区化、家庭化,做好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疗执业活动的日常监管和医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诊疗和康复服务能力。中医药管理部门要研究制定中医药相关服务标准规范并加强监管,加速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服务产品推广,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人才培养,扎实做好中医药健康养老工作。
 
4月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学术研讨会暨换届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选举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药学部主任赵艳玲为主任委员,聘任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为名誉主任委员。
 
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谢钟指出,中成药分会应充分注重产学研结合,为中成药行业培养创新人才与领军人才,同时不断激发社会团体对科研的引领与推进作用,争取产生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为中成药研发及推广应用作出贡献。
 
本次学术研讨会以“精准医学与中药合理用药”为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陈香美,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彭成、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等10名国内外知名中药专家分别就中药安全性及临床合理用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国际动态与学科前沿和各自从事的中成药学术研究成果做了大会报告,以展示具有国际水平的中成药尖端性基础研究成果,推进中成药临床应用。
 
近日,从云南省卫生计生委获悉,“十二五”时期是全省中医药发展最快、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
 
“十二五”期间,云南中医药发展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国家和省级共投入近20亿元支持中医药体系和能力建设。其中投入资金13.41亿元,支持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92%的县级以上综合医院成立了中医科;投入近1.28亿元,支持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和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起,省级中医药专项增加到每年5000万元。
 
此外,中医药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全省60所县级中医医院纳入标准化建设,占县级中医医院总数的三分之二;支持986个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和3530个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92%的县级以上综合医院成立了中医科、设有中药房;同时把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纳入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内容,打造了以腾冲市、南华县、麒麟区为代表的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全省由政府举办的县级以上中医医院105所,全省97.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3.9%的乡镇卫生院和83.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1.3%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与“十一五”末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覆盖率分别提高32.7%、48.9%、56.6%和36.3%。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由2%提高到10.9%。全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类医疗机构(含医院、门诊部、诊所)1300多个。民族医药体系建设顺利推进,相继建成一批民族医药临床、科研、教学机构。
 
日前,在2016年山东省淄博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确定,今年淄博市要完成50家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以满足老百姓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需求。
 
今年国医堂的建设任务,是根据《淄博市医疗卫生机构国医堂项目2015~2017年度建设计划》安排的。截至2015年底,该市有2家医疗机构分别通过三级甲等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8家中医医院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建设省级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6处。全市医疗机构建成国医堂67处,中医传承工作室42个。
 
今后,淄博市不只是在大医院实施国医堂项目,基层诊疗机构也将强化中医药服务。到2017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全部提供中医药服务,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0%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今年该市还启动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全市第一批7个中医优势试点病种将在6月底前全面推开。在推进社会力量举办中医机构方面,鼓励社会力量优先举办妇科、儿科、骨伤、肛肠等非营利性中医专科医院,发展中医特色康复医院、护理院。
 
4月7日是第67个“世界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应对糖尿病”。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开展“应对糖尿病 立即行动”大型糖尿病健康宣教义诊科普体验游活动和健康知识讲座。
 
当天,该院糖尿病专家王娟以《健康生活,防治糖尿病》为题做健康讲座;免费血糖监测,品尝该院自制的中药调糖茶饮,体验调糖贴、麻痛贴和耳穴埋豆等中医适宜技术。
 
此次共测血糖208人次,中医适宜技术体验93人次,赢得了患者的好评。
 
近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与和平区中医院医联体启动。今后,两家医院的患者可以实现双向转诊,和平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服务。
 
医联体建立团队帮扶机制,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每天派一名签约专家坐诊和平区中医院,与和平区中医院医生形成一对一对口支援关系,派5名专家每周一到周五在和平区中医院签约门诊出诊,居民挂号、住院等均享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惠民价格不变。
 
和平区中医院也将派医护人员定期到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进修和培训,以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最终双方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治,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就医模式。
 
4月7日,浙江省第二批基层名中医培养第四期培训启动。此次参加培训的60位中医师于2014年至2017年共需完成6期培训。这60位中医师都在省县级及以下医疗单位工作,具有中医类别副高及以上职称,经过层层选拔而来,是基层中医骨干力量。
 
基层名中医培养周期为3年,参加培训的中医师们不仅要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理论,还要进入国家级或省级名中医工作室,跟随学术骨干临诊,参与整理名中医学术资料工作,学习名中医临床经验。培训3年期满后,省中医药管理局将组织专家统一进行严格审核,通过后将授予“浙江省基层名中医”称号。
 
第二批基层名中医学员中,已经有25%成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老师,指导新一代基层中医学员。部分第二批基层名中医学员成为省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训的专家团队,并直接参与授课。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集中汇报会,12名参训的中医护理骨干向医院护理人员分享了学习成果。
 
去年,该院结合实际选择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中的12个基地,在各病区选派12名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学习,通过在基地参与临床实践、病例讨论、管理实务学习等多种方式,学习并掌握基地优势特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引进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能力。 (龙建新)
 
微血管医学发展为急性心梗无再流这类微血管病变难题研究以及中医药治疗提供了契机。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杨跃进主持的“通络药物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的作用和机制”,首次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发现,中药通心络具有防治AMI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缩小梗死面积的作用。获2015年度“康缘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目前,治疗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狭窄为中心展开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冠状动脉狭窄”仅是冠心病的一个机制。为此,欧洲心脏病学会新近公布的冠心病诊断治疗指南,不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还包括微血管障碍和冠脉痉挛,被国内外专家称为冠心病治疗的“三大障碍”。而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主要表现就是“心肌无再流”,即急性心肌梗死经过放支架或溶栓治疗后,有37%的患者心肌并没有恢复有效血流灌注,这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时代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杨跃进先期进行大量动物实验,然后针对冠心病病人进行了多中心临床循证医学研究试验,结果证实,通心络胶囊可通过保护微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达到改善冠脉微循环的作用,用于病人可有效防治心梗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缩小无再流面积和梗死面积,长期服用疗效确切。
 
研究团队介绍,微血管内皮损伤是心肌无再流的核心机制,而通心络可通过保护微内管皮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减轻心肌无再流。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心肌无再流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为有效防治甚至解决心肌无再流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策略;同时也为通络药物在心肌无再流防治领域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进一步丰富了中医络病学说,促进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
 
据悉,目前本项目已发表论文21篇,其中9篇被SCI收录,他引总次数为344次,其中SCI他引总次数为45次;关于通心络治疗心肌无再流机制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生理学权威期刊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发表,并被Cardiovasc Res.等心血管领域高影响因子杂志引用;本项目共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9名、硕士2名。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