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5日,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简称《中医药法》)表决通过,将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中医药法》涵盖了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保护与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以及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权威专家总结出“有技无照”有望合法行医、药材质量将被全程监管、“片仔癀”等处方工艺将受“特殊保护”、“张悟本们”不得“忽悠”四大亮点受到广泛关注。事件引起媒体、网友的关注与热议,继2016年12月19日《中医药法》草案三审稿提交后,关于《中医药法》的讨论再次引发一轮舆论热潮。中国中医药报社舆情监测研究中心快速响应,对事件舆情展开持续追踪,形成专题报告。
事件舆论指数趋势
通过百度搜索是老百姓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通道之一,在最近的30天的指数走势中,我们发现2016年12月26日关于中医药的搜索指数达到峰值(见图1),《中医药法》成为核心话题。
最近一个月,关于《中医药法》的信息不时传出,12月19日《中医药法》草案三审稿提交率先带动了搜索热度,其后“中医药法”的搜索指数一直处于历史高位。近一个月,通过360搜索入口的搜索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6.98%,比前一个月周期增长563.57%。
在最近一个月的监测中,12月19日达到一个小高峰,搜索话题集中在“中医药法草案三审稿发布”;12月26日达到最高峰,话题围绕《中医药法》出台。其中,重点话题集中如下(见图2):
从搜索重点话题看出,民众更关心《中医药法》的最新消息、出台时间、全文、最新进展,对相关影响、利好消息抱有很大期待。
同时,对于趋势的把握还要将该事件放在关联话题的大环境中。根据搜索大数据追踪,显示了相关来源检索词和去向检索词如下(见图3、图4):
关注去向搜索词,更有利于我们把握该事件的相关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相关舆论波及。本次事件网友搜索“中医药法”后,同时还会继续搜索了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法》全文、《中医药法》最新消息等。
关注人群分析
从全国来看,关注《中医药法》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广东、浙江等地(见图5)。
从人口结构来看,七成为男性,三成为女性。其中,25~34岁的中青年占据了58%,提示了《中医药法》对于中青年人的重要性,也暗示中医药已经不再是传统认知认为的“只有老年人才会关注、相信”,中医药的持续推进与发展大有可为。
在人群属性,即自我标签这一层面,关注《中医药法》出台事件的人群集中在网络高手、交友达人、购物狂、影视Fans、健康达人等。
相关报道分析
2016年12月26日,中国中医药报1、2、3版整版刊发了《中医药法》相关内容,中国医药报1和3版刊发了相关内容,新华网26日“今日关注”关注的就是“中医药法”。
截止到2016年12月27日8时,媒体对《中医药法》通过人大常委会审议事件的报道及转载逾711篇次。
主要报道及转载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医药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法制网、财新网、经济观察网、凤凰网、中国制药网、21CN、未来网、人民政协网、南报网、荆楚网、大河网、华龙网、齐鲁网、中国西藏网、胶东在线、杭州网、新浪网、网易等。
媒体焦点
《中医药法》通过人大审议,媒体报道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民间中医、中医药服务监管、《中医药法》的亮点和意义等方面。
•民间中医
【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网、中国中医药网、法制网、经济观察网、财新网、大河报】
《中医药法》根据民间中医从业人员主要是师承、家传等培养方式的实际,在充分考虑医疗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对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和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开辟了通过实践技能及效果考核即可获得中医医师资格的新途径。同时将中医诊所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改变了一直以来以行政审批方式管理中医诊所的模式。
•中医药服务监管
【中国新闻社、人民网、中国网、中国中医药网、法制网、经济观察网】
一是国务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会根据《中医药法》的规定,制定针对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的分类考核办法,注重对其实践技能和效果的考核;二是制定中医诊所备案管理的具体办法,要求经备案的中医诊所不得开展备案的诊疗范围以外的医疗活动,以限制诊疗范围的措施来降低医疗安全风险;三是对加强日常监管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强对中医药服务的监督检查。
•五大亮点
【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人大网、中国中医药网】
第一,明确了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针;第二,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第三,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第四,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加强对中医药的监管;第五,加大对中医药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盲人按摩
【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中医药网、法制网】
王国强:就内容来讲,《中医药法》规定的盲人按摩应该说跟原来卫生计生委和中医药管理局规定的没有变化,但是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这样一条规定上升到《中医药法》的内容,它的法律性、针对性就更强了,更有助于盲人医疗按摩事业健康发展。
•《中医药法》通过意义
【健康报、中国中医药网、中国人大网、经济观察网】
《中医药法》通过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制定《中医药法》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制定《中医药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制定《中医药法》对于促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应用,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媒体报道分析
在转发的热门新闻标题中,民间、中药、市场企业等提及较多,对于中医药的发展、保护、市场地位等有一定的讨论。
为了更好了解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对热门新闻的社会语义分析如下(见图6),并归纳了主流媒体报道的五大核心领域:
话题1:《中医药法》出台推动中医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话题2:《中医药法》对民间“土郎中”“游医”“偏方”的影响;
话题3:客观报道分析《中医药法》的出台和亮点;
话题4:讨论《中医药法》对相关中医药企业、市场的影响;
话题5:深度挖掘中医对疑难杂症的诊疗效果等。
微博微信分析
•微博分析
自2016年12月24日至2017年1月2日,新浪微博平台关于《中医药法》出台的讨论微博156条(除去重复和无意义的微博),共有转发6251次,评论3003条,5191次点赞。
微博内容的分析显示,从关键词云图(见图7)上看,微博舆论与传统媒体的舆论实现了形式上的一致,也体现了微博平台主流媒体主动发声的舆论引导力。但在形势一致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微博情绪,以观测微博舆论场上相关话题的情绪偏向。
在网友的情绪分布中(见图8),六成网友表现出对《中医药法》的积极情绪,约三分之一的网友有消极情绪。表明整体上《中医药法》的出台得到了大部分网友的支持,对于一小部分网友的消极情绪需要主流媒体予以重视和疏导。
•微信分析
自2016年12月24日至2017年1月2日,微信平台关于《中医药法》出台的文章较多,为了更契合主题,我们对标题中含有“中医药法”的文章进行了重点关注,相关文章篇数过千,总阅读量超过百万。
在阅读量排名前十的微信文章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药报的官方微信号分别有两篇热文在列,体现了官方主流声音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热门微信文章列表(见图9):
外媒评论
部分外媒对我国第一部《中医药法》的出台给予了关注。不少媒体在第一时间对《中医药法》通过表决以新闻快讯的形式进行了报道,部分媒体就相关话题展开挖掘,如马来西亚的The Star Online网站就撰文称,中医药不再是“便宜的选择”,报道对中医药的成本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这也正是国内许多媒体关心的问题。
新华社一篇英文稿件受到外媒关注和引用,文章援引专家说法,认为《中医药法》的出台,是医疗卫生领域实现健康中国的一次有利改革。文章认为,这部关于中国传统医学新的法律将改善全球医药的影响,并会极大地促进提高中国的软实力。
加拿大电视台网站刊文报道中国通过立法促进传统中医药发展。报道感叹了中医药的几千年历史,并认为中医药在五大领域成效显著,即针灸、气功(锻炼)、按摩、中草药和饮食疗法。报道引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数据回顾了传统医学在中国医疗领域的发展,并提到屠呦呦等团队的贡献,通过国外诸如针灸行业的发展,表明发展中医国际交流和加强全球医疗合作的重要性。
隶属于易八达的Chinatopix网站刊登综述文章,认为新政策旨在保障和促进中医药发展,并让中西医两者平起平坐。同时中医将更加严格培训以达到更好效果,中药的农药残留等问题也将被严格管理。文章还提及了中医药的全球认可和合作,世界卫生组织说,目前已有103个会员国批准了针灸治疗,29个会员国通过了与中医药相关的法律等。
当然,有极少数的外媒因为对中医药缺乏科学认知,在报道上产生一定偏差。比如彭博社在其一篇评论文章中对中医药的疗效等语焉不详,文章也提出我国中医药当前面对的一些挑战,如中草药污染、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这些恰恰是我们出台法律重点管理的原因。不过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建议,认为中国的传统医药企业势必持续发展下去,政府应增加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投资,以规范它的安全性。(姜洁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