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人推崇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主食”的所谓“健康理念”,其实,从科学营养的角度来看,这种光吃菜少吃饭甚至不吃饭的说法是个误区,如果形成长期习惯对身体健康是很不利的。 因为,人要想获取全面的营养,就必须吃由五谷组成的主食。 传统中医养生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就是说麦、稻、豆类、杂粮这些主食能养五脏之真气,是人体最好的补药,而果菜肉类是主食的有效补充部分。 五谷从种植到收割,根系吸收大地的营养,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天地的精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为了养育这些种子,所有的营养最后都集中到了种子身上。因此,五谷是最有营养的,五谷的营养也是最全面的。维持人的生命,仅仅靠蛋白质和脂肪是远远不够的。 从物质结构来说,人体以及身上的器官99%是由水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正是我们身体所需的主要基础原料。此外,人体热量来源于食物,食物中可产生热量的营养素有三类——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普通人合理的日常膳食中供热量比例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占总供热量的10%-15%、20%-25%、60%-70%。可见,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经济、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如果没有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的修复功能,脂肪的调节体温功能,矿物质、维生素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等也无从谈起。 营养学家认为:从消化学的角度来说,米饭以及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植物蛋白质,脂肪含量不高,它们是既经济又能直接转化的热量营养。米饭同大鱼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还有着其他营养成分不可代替的必需性。 怎样吃主食才最健康?洪昭光教授的建议是,主食还是清淡为好。他认为:中国人以前每餐必不可少的米饭、馒头,其实是非常好的饮食方式,只可惜现在很多人已经摒弃了这种饮食方式。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普通人每天摄入谷类250-400克为宜(包括薯类和杂豆)。每天可在大米白面外选择适量的粗粮调剂营养,蔬菜每天吃300-500克(最好有一半为深色蔬菜),水果200-400克或更多。 吃大餐喝小酒前先吃点主食 在大餐前先吃一点杂粮主食,如一小碗粥面、一两块玉米山药芋头,甚至是几筷子土豆丝或年糕片等含碳水化合物的冷菜等,就能避免酒类、油腻食物伤胃伤身的问题,起到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而且能让你早生饱腹感,有效减少食物摄入,控制体重。 粗粮代替精致点心 如今宴席上的主食多是一些精致的酥香小点、抛饼、炒饭,甚至油炸食品。它们往往油脂过高,纤维含量极低,不能起到平衡营养素和保护健康的作用。如果能换成平凡的白粥、红薯粥,杂粮馒头,都是很好的选择。 居家主食尽可能丰富 营养专家提供的选主食的原则是,粗粮比细粮好,豆类、薯类比普通粗粮好。粗粮或豆类、薯类的营养价值要比精米白面高很多:全麦粉和普通的小麦粉相比,B族维生素要高出3倍。从蛋白质角度来讲,红豆、绿豆等豆类的蛋白质含量是大米的3倍。不过,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0多种,每个人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也不相同,更实际的是,大家的口味不同,所以煮妇们可以在使家人尽量调整精细粮、主副食口味的同时,努力平衡膳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