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人们还正沉浸在过年的欢乐气氛中,又迎来了新年过后的第一个团圆节——元宵节。今年的元宵节,恰逢西方情人节,是一个难得的“双节”。当东方元宵节喜逢西方情人节,让节日增添了喜庆而浪漫的气氛。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因此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是元宵节的必备食品,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迎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包秀兰) 正月十五闹元宵,越闹越热闹。赏花灯、舞巨龙、玩狮子、走高跷、耍早船,各种民间文艺活动荟萃,一派天下太平之象。不管怎么“闹”,少不了吃元宵。 民俗渊源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农历新年中的又—个高潮,也是—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正月十五这天,全国从城市到农村,自白天至夜晚,时时处处呈现片热闹场景,—派欣欣向荣之气象。民间把这一系列喜庆活动称为“闹元宵”,“闹”就是玩、耍,喻“尽情”之意于其中。 据说,闹元宵起源于汉文帝时期,是对扫除吕氏政权、国家再现太平景象的庆贺。后来这一节日规模越来越大、喜庆形式越来越多,与历代统治者接受这一启示,力图表现与民同乐、粉饰天下太平的思想有关。因正月又称“元月”,夜晚观灯是活动的高潮,“夜”同“宵”,故就有了“元宵节”之说。中国的传统节日除玩之外,就在“吃”上做文章,几乎每个节日都有代表性食品。元宵节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就有了代表这个节日的特色食品——“元宵”。 至于“汤丸”、“圆子”、“团子”、“汤团”、“糖圆”等众多的别称,大都是不同地域按照其形状、原料、制法、吃法等特点命名的。 养生之道 元宵对人体有滋养保健作用,是一种高热量的食品,这与它作为面料和馅的原料有关。 糯米又称“江米”、“元米”,为“脾之谷”,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元素。同时它还具有补中益气的药用功能,对消渴尿多、自汗、便泄的治疗有效。 在中医运用中,《本草纲目》用它治自汗不止、虚劳不足,《三因方》用它治三消渴利,《经验良方》用它治下痢禁口,《摄生方》用它治腰痛,《圣惠方》用它治胎动不安、时时腹痛,《普济方》用它治小儿头疮及肥疳疮。李时珍综合各家之说,总结了它有“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豆疮”的五大功劳。 作为元宵馅的食物,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脑的正常思维,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发挥等,无不与糖有密切关系。同时糖类也具有益气、缓中、化食的作用,对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腹痛厌食、疮疡溃烂的病态表现有防治或辅助治疗效果。 至于咸味元宵馅中肉蛋鱼菜类的营养和药用效果,也各具千秋,均能体现出以益人为主的价值。 元宵把主副食巧妙连为一体,食元宵喝汤又有“原汤化原食”之长。节日吃出点祥和气氛,平时间或换换胃口,也不失为一种对饮食美的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