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重庆市卫生计生委于5月8日紧急组织了“中国政府医疗队(重庆)”作为中国第二批国际救援队赴尼泊尔参加抗震救灾。重庆市中医院卫生应急医疗队队员——陈智和高涛医生,带着梅花针、火罐、小夹板、艾灸条、肿意膏等中医特色器材和药物参加了此次国际救援。他们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了为期两周的救援经历,并依靠自己扎实的技法,让当地群众敢于尝试中医治疗,见识中医疗效并且喜爱中医药,向尼泊尔人民展示了中医的魅力。
本报摘取其中几篇日记以飨读者。
病人不肯输液打针,只能用中药
2015年5月9日 星期六 天气大雨
昨天晚上8点我们到达营地,与第一批中国政府医疗队(四川)成功会师。营区环境恶劣,条件简陋,一个个帐篷搭建成了集门诊、住院部、住宿和食堂为一体的医院。但令人欣慰的是,重庆先遣部队已为大部队提前搭建好了帐篷,让我们备感温暖。
晚饭后,医疗队召开紧急会议,与四川省医疗队交接,并完成分组。作为队里唯一的两位中医师,我和高涛在睡前商量了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伤员救治中的作用,展现中医的独特风采。
由于尼泊尔时逢雨季,今天中午下起大雨,队员们冒雨挖排水沟,无畏艰难地开始了灾区救援工作。
在开展救援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语言沟通的障碍以及当地风俗习惯带来的困扰。因为当地患者拒绝除手术以外的任何创伤性治疗,不愿接受打针、输液,我们必需克服重重困难开展救援工作。
今天上午一名蜂窝织炎病人发烧,但拒绝行血常规检查。中医优势在这时突显,对患者仔细地进行了望闻问切后,我用中药——“肿意膏”对患处进行外敷。下午,病人的红、肿、热、痛缓解,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这时我备感骄傲!为中医人点赞!
小夹板:疗伤又疗心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天气晴
“嘭、嘭……”,今天上午我正在“帐篷医院”外为一位受伤小女孩包扎伤口时听到了敲击声。我走进住院部惊讶的发现,一位被石膏固定左手骨折处的尼泊尔妇女正在将石膏砸向行军床床架。我赶紧请来翻译,“我就要疯掉了!”那位妇女说。在尼泊尔40℃的高温中,被石膏完全包裹的左手难受至极,这让她烦躁不安。
“能不能使用中医手法进行牵引整复,然后用中医传统的小夹板进行固定?”我想,“小夹板更轻便,也不用像石膏一样包裹整个左手,还可以避免出现皮肤感染。”我将自己的想法与翻译进行了交流,经过艰难沟通,她最终勉强答应采用中医的方式为自己治疗。为了减轻疼痛感,我请翻译和她聊天,分散她的注意力,同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牵引整复,然后用小夹板对她的左手手腕进行了固定……
下午查房时,她表示小夹板比石膏好多了,不但不闷热了,还可以更好地活动。她不禁感叹“小夹板真是神奇的东西”,并问我“这个小夹板可以送给我吗”?“当然可以!”我欣然同意了。“神奇的小夹板”很快在住院部成了稀罕物,一些嫌石膏笨重、闷热的骨折病人,纷纷要求更换成小夹板。
针灸推拿用处大
2015年5月17日 星期天 天气多云
营地恶劣的环境并没有挡住尼泊尔人爱上中医的热情:这两天“神奇的小夹板”引发了尼泊尔人民接受中医、相信中医的热潮。
有一位当地导游不慎扭伤左脚,因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本人拒绝服药治疗,自己在家冰敷了两天,疼痛没有缓解。正当他焦躁不安时,听说我们的针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效果好、副作用少。他来到营地,陈智推荐他使用中医的针灸治疗方法,他毫不犹豫就同意了。陈智将细如发丝的银针扎进患者的手腕。一旁的西医战友不禁问道:“脚踝扭伤为何针灸治疗时要扎手?”我解释道:“中医里关节有个对应的关系,肩、肘、腕对应的是髋、膝、踝。”经过陈智的精心治疗,并耐心讲解中医的功效,患者的情绪放松了下来,针灸后数小时就自觉疼痛有明显缓解。
还有一位左肩肌筋膜炎的病人,陈智告诉她推拿按摩治疗这种疾病具有明显优势,并为她进行了治疗。20分钟后疼痛明显缓解,但她仍眉头紧锁,陈智不解地问为什么,“现在有你们在,但以后怎么办”,她无奈地看着丈夫。“没关系,我现在就教你丈夫如何推拿按摩。”说完,陈智开始了现场教学。
当地居民见识过中医疗效后,纷纷表示想要尝试中医疗法,一位阿嫲前两天受凉感冒,感觉身体特别疲乏,我为她使用了火罐和艾灸疗法。治疗后,患者表示“比刚才舒服了” “不痛了”。(高涛 陈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