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天的节气中,寒露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节气,虽说江南地区还会出现“小阳春”的暖意,但是在北方,可见树叶飘零,早霜袭人,东北和西北有些地区已进入冬季,俨然一派白雪飘飘的冬天景色。
寒露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很多人容易患感冒。因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在此时,有些原本天热时血压平稳的高血压患者,会因为由于天气突然转寒,导致血压骤升,诱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意外事件,不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另外,哮喘、慢性扁桃体炎也容易在此段时间复发。
因此,心脑血管病人在寒露前后应注意保暖,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
寒露前后,正是运动的好时机。老人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好的老人不要在清晨锻炼身体,因早晨交感神经兴奋,心脏负担本来就重,若早起运动,对身体就更不利了。所以老人最好等傍晚身体状况好时运动。
在饮食方面,寒露前后宜食味甘平的食物,以增强脾胃功能。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易伤人体阴精。同时,多吃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寒露前后容易出现口唇干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百合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还应充分摄入维生素和水分。寒露前后空气湿度小,风力大,人体的汗液蒸发较快,皮肤易干燥,汗液中还要丢失一部分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因此,在寒露前后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摄入充足。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必要时每天服1~2片复合维生素B和50毫克维生素C。
此外,寒露前后可适当进补。根据辨证进补的原则,此时应进行阴阳平衡的滋补,以调节夏季脏腑功能的失调。适宜食用的补品有:黄芪、人参、沙参、枸杞子、何首乌等。
眼睛——心灵的窗户,容不得半点沙子,不少人讲,要象保护自己的生命那样保护它。眼睛的构造非常复杂、精细,天冷时容易受到损害,那么应当怎样加以保护呢?
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如注意读书写字时间、距离及姿势,不躺着或乘车、走路时看书,看书光线不可过强或过弱。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坚持做眼保健操。青少年时期是近视高发阶段,要注意尽早预防,若出现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看不清黑板字,或看书距离很近,阅读不到半小时就出现眼酸困、胀痛、头晕等视疲劳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用不洁水洗眼,不用手揉眼或擦眼。遇有传染性眼病流行时,要注意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要勤洗手,尽量做到毛巾、脸盆人手一个,对患者的用具应进行严格消毒。不论发生何种眼病,都应及时去正规医院眼科诊治,不要随意用药。
积极预防各种能够影响眼睛的全身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结核病、血液病等。尤其是前三者,常会使眼底视网膜受到严重损伤,在不明不白的情况下突然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对此要高度警惕,除了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之外,对原发全身疾病要遵循医嘱,积极治疗,并定期做眼底检查。
工作、劳动和生活中要加强眼睛保护,严防眼外伤 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尤其是从事机械和化工专业,操作时要注意戴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同时还要预防紫外线(如电焊工人)、红外线(炼钢工人)和X射线的损伤。另外,应制止儿童玩弄危险玩具、放鞭炮、射弹弓等,在体育运动中防止各种外伤,老年人应避免摔伤和碰伤。眼睛受伤后,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要注意荧屏前的眼保健 看电视时,距离不可过近,一般来说,电视机与人的距离应该是屏幕对角线的5倍。电视机的亮度要调节适中,不要太暗和太亮。看电视的时间不能太长,尤其是青少年,以1~2小时为宜。电脑操作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眼与屏幕的之间的距离应大于30厘米,以40~60厘米为宜。屏幕应位于视线水平下方15~20度,这样眼睛微向下视,观看效果最佳。操作者要调整好作业区的照明及屏幕色调、色度,避免屏幕上反射光对眼的直射。每天屏幕前的操作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每工作1小时应间歇休息10分钟。
加强眼睛营养,各种营养物质均衡摄取 适当补充对眼睛有益的富含蛋白质(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维生素A、B、C、E和β-胡萝卜素以及钙、锌、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乳类、蛋类、豆类、谷类、瘦肉、海产品、深绿色和黄红色蔬菜水果等,少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并忌烟、酒。
保持心情舒畅 注意控制情绪,有些眼病如青光眼、高血压性眼病等就是在情绪激动、生气动怒或受到精神刺激时发生的,甚至造成暴盲。因此,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精神愉快,胸怀坦荡,情绪稳定,处事豁达。要加强心理调节和自身修养,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不断排遣不良情绪的干扰。
适时检查眼睛 一般3岁以后就要到医院检查眼睛,注意视力是否正常。入学后,也要适时检查眼睛,以防近视的发生。40岁以后应每年进行一次眼睛检查,以期早期发现各种中老年眼病。
控制血压和眼压 视神经乳头的血液供应才能维持正常。低血压,尤其是低舒张压的患者,往往视乳头供血不良,当视神经达到不能耐受眼压程度时,就会出现视功能损害。高血压患者,由于周围小动脉痉挛、硬化,也可影响到供应视神经的血管,同样使视神经缺血,从而导致视神经损害。还有,老年人由于心脏收缩力下降,血管壁也往往有硬化现象,即使没有血压异常,也容易使供给眼睛的血流量减少。这种慢性缺血不仅容易导致视神经损伤,还可能造成前房角小梁网结构的硬化变性,使房水排出受阻,最终致眼压升高。由于眼压和视神经损害都能引起青光眼,故无论低血压还是高血压患者,抑或中老年人,都应对青光眼保持高度警惕,在生活中加以预防。
及早预防眼病 常见的视器本身疾患有老视、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黄斑变性、青光眼及感染性眼病等。与老年眼病密切相关的全身其他系统疾病,如以糖尿病为代表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以高血压为代表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以脱髓鞘为代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都可以表现出眼或视功能的异常,而成为全身疾病的严重并发症。由于上述疾病大多数始于40~50岁的中年,而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又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作为预防来讲,就要打提前量。作为预防,除精神及饮食起居之外,人到中年之后,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刘女士家空气干燥,便购买了一款喷雾式加湿器,经常整夜开着,有时还把脸凑在加湿器喷出的白雾前“做面膜”。前不久,刘女士的面部、脖子和后背生出很多红色的疹子,痒痛难忍,鼻子也经常搔痒。刘女士以为食物过敏,赶紧到医院求诊。医生经过仔细询问,确定其家里空气湿度过大,导致皮肤、鼻黏膜受损。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相对湿度大大下降。由于相对湿度低,体表水分大量散失,人的皮肤弹性下降,加速皮肤衰老,出现表皮粗糙、细胞脱落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皮肤抵抗病菌的能力,容易引发皮肤疾患。由于相对湿度低,导致鼻咽、气管、支气管黏膜脱水,使其弹性降低,黏液分泌减少,纤毛运动减弱,吸入鼻腔中的尘埃、细菌不能很快清除出去,容易诱发和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空气中湿度下降,不仅使得致病微生物繁殖滋生,而且干燥易使尘埃漂浮,致病微生物粘附在尘埃中,易被人吸入而致病。在天气干燥的季节,许多人为了避免室内干燥,纷纷使用加湿器加湿。
但加湿要有度。一般来说,室内湿度在40%-60%的时候,人体都会感觉良好。因为湿度过高时,人体中松果腺体分泌出的松果激素(即大名鼎鼎的褪黑激素)量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浓度相对降低,细胞就会“偷懒”,人就会感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空气湿度太高还会使人体呼吸系统和黏膜产生不适,导致免疫力下降,对老人、孩子尤为不利,容易诱发流感、哮喘、支气管炎等病症。
使用加湿器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最好配置一支湿度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50%左右,超过湿度就要停机,长时间使用加湿器,并不利于人体健康。
2.要注意通风,要合理选择通风时间,虽然天冷,每天开窗换气也不应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最多30分钟。
3.加湿器应该每天换水,而且最好一周清洗一次,以防止水中的微生物散布到空气中。如果没有得到定期清理,加湿器中的霉菌等微生物还会随着气雾进入空气,再进入人的呼吸道中,容易患“加湿性肺炎”。清洗时用软毛刷轻轻刷洗,水槽和传感器用软布擦拭,水箱装水后晃动几次倒掉即可,长时间不用应把水箱中的水倒干后,清洗、擦干加湿器的各部分再收藏。
4.关节炎、糖尿病患者要慎用。因为过分潮湿的空气会加重该类病人的病情。这类病人要使用加湿器,最好与专科医生沟通,确定合适的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