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们对养生保健一直比较重视,在民间流传了许多养生格言谚语,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读来饶有趣味,思索其中含义,对我们自身保健也大有益处。
养生格言谚语是人们长期以来生活经验的总结、语言的结晶,一些养生谚语不仅富含哲理,且寓含医理,如“枪不擦不亮,身不炼不壮”、“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暴富欺贫,暴寒欺人”、“甜言夺志,甜食坏齿”、“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有病早医,无病早防”、“衣服早补补丁少,有病早治痛苦少”、“贪吃贪睡,添病减岁”、“不染烟和酒,活到九十九”、“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等。这些谚语,真可谓妙语连珠、富含哲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这些谚语都是一味味有利于保健养生的良药。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开门见山地点明:保证充足的睡眠乃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若要孩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则直截了当地指出控制饮食、利用自然因素以增强孩子抗病能力的道理。
“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一针见血地指出用茶水泡饭的弊端。
“看一个医生不如交一个朋友”,则弦外有音地表明多与朋友谈心聊天,及时倾诉一些烦恼以排除忧郁,能有益心理健康。
至于像“今年笋子明年竹”、“少年体壮老年福”、“运动运动,病魔难碰”、“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进补如用兵,乱补会损身”等谚语格言,既幽默又俏皮,准确贴切,趣味无穷。
许多谚语规劝人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的习惯,如“睡觉不蒙头,清晨郊外走”、“无事勤扫屋,强如上药铺”等。人的消化器官的活动是有规律的,定时定量饮食有益于健康,“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一顿吃伤,十顿喝汤”、“少吃多餐,延年益寿”。
经常洗澡可以消除皮肤上的灰尘和细菌;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指甲常剪,疾病不染;烟酒不尝,身体必强。现代医学表明,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凡是情绪乐观、开朗、心情舒畅的人,都可以使机体的各种功能健康的运转,增强抵抗力,而且只有平和的情绪状态下,人才能从事持续的智能活动。急躁易怒,孤僻郁闷,沉默寡言,多愁善感,都对身体的健康不利。如民谚所说的“笑口常开,青春常在”、“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等格言,都有一定的道理。
休闲时,吟诵这些格言谚语,时刻提醒自己注意饮食卫生和保健养生,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情趣。(上海奉贤 高宗达)
曹雪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而且还精通养生学和中医药学,在《红楼梦》中有相当多的中医药学及养生学知识。
在贾府中,丫鬟就经常为贾母、王夫人等人捶背,这就是一种保健养生的方法。
第五十三回写道:“话说宝玉见晴雯将雀裘补完,已使得力尽神危,忙命小丫头来替她捶着,彼此捶打了一会。”第五十七回描述黛玉听到宝玉失去知觉,眼直手脚凉的消息后,哇的一声,将所服之药,一口呕出,哑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得抬不起头来。这个时候,贴身丫鬟紫娟急忙上来捶背。
捶背是一种早已流传在民间的健身法。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年人叫儿孙给自己捶背,那是一种享受天伦之乐的温馨的画面。
民间还流传着一种“刮背疗法”,传说西汉武帝天汉元年,中郎将苏武受命率将士前往匈奴议和,议和未成,反被牵连到谋反事件中,受到匈奴提审,苏武深感有辱君命,气极之下,拨出佩刀向胸部刺去,昏到在地。抢救医生忙命人掘出一个大坑,坑中置火,苏武被放在坑上伏卧着,医生拍他的背部,引出瘀血,苏武得救。
中医学认为,捶背可以行气活血,舒经通络。背部脊柱是督脉所在,脊柱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膀胱经上的穴位可以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捶打可刺激这些穴位,促使气血流通和调节脏腑的功能,治疗某些疾病。例如,刺激背部的肝俞穴,能治肝、胃相关脏腑疾病,以及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刺激胆俞穴,可治胆囊炎、口苦、胁痛等。
捶背手法多用拍法与击法。拍法,即用虚掌拍打患者的背部;击法,即用虚掌、掌根、掌侧叩击患者的背部。施用手法、动作要求协调、灵巧,着力要有弹性,每分钟60到100次,用单手或双手均可。捶背可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确实是简便易行,不花分文的健身法。(安徽合肥 李未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