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之语在夏代已有,原指大禹治水后既清且明,天下太平。汉时成为节令之一,古称“三月节”,表示天气明朗,万物滋长。汉代《淮南子·天文训篇》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扫墓 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自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清明扫墓在唐宋时已盛行,唐代白居易在《在寒食野望》一诗中写道:“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宋代高菊卿《清明》诗中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反映了古人扫墓的情景。
踏青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是宋代吴惟信所做的《苏堤清明即事》诗,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当时清明踏青的盛景。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写出了清明踏青流连忘返的心情,这首诗是这样写的:“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宋代欧阳修的《踏青》则动静结合:“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人爱不释手。
放风筝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清明放风筝由来已久,它源于古代的巫术。古人认为,放飞的风筝带来好运,带走邪气与晦气,故有“戚高纸鸢望天流,滞运流晒好运到,长命富贵步步高”的民谣传世。中医认为,放风筝时,人沐浴和煦的阳光和春风,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远视明目,怡愉情志”之益。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载,“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泄内热”;清代富察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说,“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近代风筝艺术家魏无泰,人称“风筝魏”,百岁时仍试放风筝,后无疾而终,他的遗作推崇“五福捧寿放风筝法”,医学界认为是一种“风筝延寿法”。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有人还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风筝上,等它放高时,便剪断风筝线,任清风将其送往天涯海角,也任自己的疾病、秽气都随它远去。
荡秋千 荡秋千是清明节古老的游乐民俗之一。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在唐宋文人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秋千的描述。唐代韦庄曾有《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清明春风拂柳之际,女郎三五成群荡秋千于郊野树下,确实充满诗情画意。荡秋千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游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点绛唇》词中常有描述:“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民间多爱清明踏青时节,在郊外用竹子架成一种临时性的“竹笋秋千”,舞荡嬉戏。因为清明节处处荡秋千,也有人把它叫做“秋千节”。
此外,古代诗人结合清明还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重大主题的诗。其中,读来最为脍炙人口的当推唐代张继的《阊门即事》:“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节,诗人站在苏州的阊门上,只见郊外田园荒芜,长满青草。诗人感慨万分:农民哪里去了呢?是被招募当兵去了。哎!清明本来是春忙季节,却不见“几处有炊烟”,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凄凉景象。 (上海 邬时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