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养生,企望长寿,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养生首推中医,而道家与中医药的关系更为密切。道家与后来出现的道教有所异同。道教的长生方术颇多,但寻求养生的坦途还当是岐黄大道。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饭桌上的酒水菜肴丰富了,住房宽敞了,交通便捷了,钱袋鼓起来了;另一方面,与之相伴而行的,是一部分所谓“成功人士”的心身出了问题。就心性而言,《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一句话足以说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孔方兄不断地显灵,心态随着尘世的喧嚣而日益浮躁。拿身体来说,肥胖臃肿了,血糖增高了,“机器”失灵了。他们留恋着既得的美好生活,企求更长久地享用,对生的渴望,对死的畏惧,与日俱增,养生自然便成为孜孜不倦的追求。看准如此这般的大市场,张甲、李乙之类,纷纷乔装粉墨,轮番登场,祭起“神医”“大师”的旗号,鼓起三寸不烂之灵根,加上“撬边”的帮衬,“名人”的捧场,以致如流的信徒、似云的粉丝一哄而上,把个好端端的养生文化摆弄得面目全非。这是对传统医学的亵渎,也是对广大养生爱好者的误导。
追求养生,企望长寿,是人类的永恒主题。成书于先秦的《尚书》,其中《洪范》篇就有“五福”“六极”之说。“五福”是“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除了把“寿”列为“五福”的第一福外,“康宁”谓无疾病,“考终命”谓不意外早死,与养生紧密相关的就占了“五福”中的三福。“六极”是“凶短折”“疾”“忧”“贫”“恶”“弱”,除了把“凶短折”(即短命)列为“六极”的第一极外,常抱病患的“疾”、身体羸劣的“弱”也都列入其内,与养生紧密相关的就占了“六极”中的三极。
说起养生,自然要首推中医,而中医同儒、释、道皆有关联。这种关联,虽然还说不上水乳交融,但是可以说是形影不离。比较而言,道家与中医药的关系更为密切。例证很多,只举三条主要的:一是从我国首部正史目录学著作《汉书·艺文志》得到证实。《汉书·艺文志》讲到“七略”,除了汇集各略大序的“辑略”外,按照内容,把图书分成六略,就是六种类别,包括“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方技略”的小序说:“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意思说医药是使生命生长不息的工具,是天子之官的一种职守。“方技略”又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而房中、神仙都与道术密切相关。可见,在最早的目录学著作中,与道家紧密相关的就占据了中医药的半壁江山。
二是从道家的宗旨得到证实。道家突出今生,一切以养生、适意为重,追求“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五十九章》),企望“如婴儿之未孩”(《老子·二十章》),这正与中医以人为本、以命为本的主旨不谋而合。
三是从道家的主体思想得到证实。道家极其调一个“气”字。《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一见解也为后来出现的道教所撷取并加以发挥。现存最早的道教经典《太平经》成书于东汉,即提出一而为三(精、气、神)、三而为一(气),“共为一道”,“相助为治”的看法(《令人寿治平法》),认为“气生精,精生神”(《圣经秘旨》),并把精、神与气比作鱼与水的关系:“气绝,神、精散,水绝鱼亡。”(《还神邪自消法》)这些论述,与《灵枢·决气》“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难经·八难》“气者,人之根本也”,乃至金朝李杲《脾胃论》“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之说,何其相似乃尔!
此外,大凡习道者皆明医,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道、医之密切。东晋葛洪《抱朴子·杂应》曾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一部《二十四史》,自可证实这一论断。读《后汉书·襄楷传》李贤注,便知《太平经》的传人于吉就曾“疗病”。
需要指出的是,道家与后来出现的道教虽然具有相承关系,却大有不同。道家属于学术派别,讲的是天地生成、为人处世的哲理;道教则是一个宗教团体,除了教派理论之外,还编排出神灵的谱系,制订出复杂的宗教仪式,闪烁着迷信的色彩,充溢着追求享乐的迷狂情绪。
一般认为,道教滥觞于东汉张陵、张鲁的五斗米道,其标志为尚嫌原始而粗糙的《太平经》。《后汉书·襄楷传》、牟子《理惑论》、虞喜《志林》、葛洪《抱朴子·遐览》都曾著录过《太平经》。迭经魏伯阳、葛玄、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人的改造,吸收了老庄、邹衍乃至《吕氏春秋》《淮南子》的思想成果,又注入了医药、星相、谶纬等方术的养分,充实了道教的教义,完善了道教的仪式,在南北朝时期趋于成熟。由于道教尊老子为祖师,而老子与李唐王朝同姓,《唐会要》卷五十《尊崇道教》记载说老子是唐高祖李渊的祖先,因而道教至唐代达到顶峰,而被奉为国教。
道教书籍品种繁多,内容庞杂。《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现存《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合计收书 1 476 种,加上明末以后的著述,总数约在两千种以上。按照渊源和传授系统的不同,分三洞(洞真部、洞神部、洞玄部)、四辅(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共七部。包含道教经典、神仙法术、戒律符图、斋醮仪式、宫观山志、神仙谱录、道人传记以及医药卫生、天文历法、诸子百家等。《道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个百宝箱,奇珍异宝,熠熠生辉,耀人眼帘;又是一家杂货铺,品繁物富,林林总总,目不暇接;同时也是一座垃圾站,烂鱼腐肉,杂厕其中,令人掩鼻。
道教养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长生。《抱朴子·对俗》:“知上药之延年,故服其药以求仙;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导引以增年。”通过服药来“延年”,借助导引来“遐寿”,是其明证。
道教主要有哪些长生方术呢?《抱朴子·至理》归纳为服饵、行气、房中三个方面,并认为三者既独立为术,又互有影响。
服饵:先秦神仙家注重服食,但以植物药为主,多食草木瓜果。《神农本草经》载药365 种,其中“主养命以应天”“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120种上药,绝大多数为草木类。但道教方士笃信以物补物、以性养性之说,认为草木埋之即腐,煮之即烂,烧之即焦,远非坚固的金石可比。自信服用金石,身体便能固若金石。于是从东汉直至唐代,盛行炼丹,原料无非是五金八石之类。由于药性酷烈,热毒非凡,吞服后虽可暂时兴奋,但是毒聚体内,日久必发,仅以唐代为例,先后有七个皇帝服食丹药,除武则天幸免一死外,太宗(52岁)、宪宗(43岁)、穆宗(30 岁)、敬宗(18 岁)、武宗(33 岁)、宣宗(50 岁)皆因此而崩。正应了“服药求神仙,多为药所误”的古语。其危害程度,无异于后世的鸦片。有鉴于此,宋代以后,道林便借烧炼上述外丹之理,改炼内丹。其法以人体为炉鼎,以精气神为药物,以意念、呼吸为火候,认为可将精气神“三宝”凝结为所谓“圣胎”,亦即内丹,成为可以运转全身的能量。
行气:
是一种呼吸吐纳的修炼方法,又称为服气、食气、炼气。行气之术由来已久,早在东周时期就有一篇45字的《行气玉佩铭》:“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郭沫若先生解读为深呼吸的一个回合,即深深吸入清气,周流全身后,缓缓呼出浊气。《庄子·刻意》也有“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的记载,其中“吹嘘呼吸,吐故纳新”讲的就是行气法。方士视上述行气法为外息法,明确指出须鼻纳口吐。另有内息法,亦即所谓胎息、龟息,指深长而柔细的丹田呼吸,与胎儿通过脐带呼吸相仿。
房中:
房中养生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汉书·艺文志》载录房中著作就有八家 191 卷之多。房中本为男女合气双修之术,强调“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同时提出“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的告诫。一分为二,两头兼顾,这无疑是古人对房中术的积极而正确的见解。后世的道教方士充实了房中禁忌等内容,提倡节制房事,以固本培元,有其可取之处,但同时又把古人的房中正术引入到采阴补阳、还精补脑的邪途,宣扬所谓御女之术、易女之要,反映了封建社会以男子为中心的思想,为世人(包括道教人士)所不齿。
除此之外,道教还有一种辟谷术。道教认为人的体内有三尸虫,迷惑人的神智,伤害人的身体。三尸专吃五谷,因此辟谷就是不食五谷,目的是饿死三尸。辟谷并非一切东西不入口腹,水饮以及茯苓、黄精之类药物,是可以照服不误的。因而服食药饵之类,在道教中甚为盛行。
儒学强调功成名就的“入世”观压抑了人们的欲念(窒欲),佛门企盼精神永恒的“出世”观否定了人们的欲念(去欲),道教则追求肉体的永恒,在人人皆有的欲念上乘虚而入。你要避免灾祸疾病吗?我这里有符箓、斋醮帮你消除;你要长寿吗?我这里有长生不老的丹药、方术供你使用;你要活如神仙吗?我这里有食气、辟谷的方法教你掌握;你要女人吗?我这里有御女之术向你传授。这是道教在中国得以生存,并从唐代以来得以发迹、在当今得以“青春”焕发的真谛所在。但是痴狂的符箓、斋醮不管用,燥热的丹药不能用,神秘的方术不会用,玄妙的食气、辟谷不易用,违背生理规律的御女之术不宜用。
那么,到哪里寻求养生的坦途呢?回答是:岐黄大道!
中医一向讲究养生,也探求长生之道。中医的养生,不仅注重养身,尤其是把养心、养德视为养生的根基所在。即以《素问》为例,便有诸多论述。如《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这是强调养心。《上古天真论》:“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是强调养德。而《上古天真论》所说“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乃是养生所追求的至境。
至于情志养生、饮食养生、时间养生、动静养生、环境养生、针刺养生、药物养生、房事养生等等,在奠定中医学术基础的大著《黄帝内经》中,从理论到实践,都有诸多论述。后世又不断地加以充实丰富。著名的如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其中专设《养性》一卷,包括“道林养性”“居处法”“按摩法”“调气法”“服食法”“黄帝杂忌法”“房中补益”等。另如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内含“清修妙论”“四时调摄”“起居安乐”“延年却病”“饮馔服食”“燕闲清赏”“灵秘丹药”“尘外遐举”等。这些大著都值得好生者捧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