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的治疗原理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7-11
近几年来,利用“三伏贴”进行冬病夏治,成了一种时尚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那么,为什么“三伏贴”能治疗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呢?利用三伏贴治疗疾病又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三伏贴的治疗原理
 
冬病夏治是根据中医学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治观和“春夏养阳”利用季节特点对抗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可收到标本兼治之效果。
 
具体而言,冬病夏治是指对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特别是一些阳虚体质的人所患的虚寒性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调理,以温补阳气、祛除寒邪、温经通络、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从而使这些疾病得以治愈或减轻的常用治疗方法。
 
除了穴位贴敷疗法,还有刮痧、拔罐、脐疗、艾灸(艾条灸、隔姜灸等)、穴位注射、药膳和内服药物等方法。其中“贴三伏贴”因为应用方便且疗效好,所以最易被人接受和应用。
 
三伏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段,皮肤腠理疏松,人体气血流畅,寒邪最易消除。在此时贴敷温散寒邪、扶助阳气或芳香走窜的药物(最常用的药物有附片、肉桂、细辛、白芷、荜茇、高良姜、生姜、白芥子、半夏、麝香、冰片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扶助人体阳气、祛风散寒止痛的功效,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防治冬季易反复发作、加重的疾病,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其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有三类:
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二是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慢性胃肠性疾病;三是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顽固性关节疾病。这三类疾病最适合冬病夏治。
 
冬季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疾病,多由风寒湿邪阻滞经脉、气血不通所致。而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集点,在此处贴敷药物,可直达病所。如哮喘患者贴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鼻炎患者贴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选膻中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等。
 
进行三伏贴治疗,最好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贴完,因为此时毛孔开张,药力最易渗透体内。若错过最佳时机,也可在头伏的任何一天进行,以后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药即可。
 
2017初伏开始时间:2017年7月12日
2017中伏开始时间:2017年7月22日
2017末伏开始时间:2017年8月11日
 
2017年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40天,从2017年7月12日开始到8月20日结束。
 
一般来说,每10天贴一次,连贴3次为一疗程;应连续贴3年;每一贴成人宜保持6 ~ 8小时,儿童保持2 ~ 3小时,时间到了应及时揭下,不要随意延长时间,以免皮肤过敏,导致接下来的治疗无法进行。
 
贴药期间的注意事项
 
◆◆ 贴敷的药物多属通经走窜之物,故孕妇、局部有瘢痕者、过敏体质者以及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而皮肤有疮疖、破损,患肺结核的活动期,患肺癌有咳血以及患支气管扩张、急性咽炎喉炎、高热性疾病的患者,不宜进行贴敷。
 
◆◆ 婴幼儿因皮肤娇嫩,不能耐受药物刺激,不宜贴敷三伏贴。
 
◆◆ 在贴敷期间,要少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在贴敷当天不宜进食海鲜、羊肉、猪头肉、蘑菇等发物。
 
◆◆ 贴敷前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蚊虫叮咬等伤害。贴敷前一天,要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洗浴,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
 
◆◆ 初次贴敷或皮肤敏感者,可先试一试对胶布是否过敏。若有过敏现象,应先告知医生,可改用其他方法固定。
 
◆◆ 在贴敷过程中,若出现发热、腹泻等急性感染,或所贴穴位处出现皮肤破损等情况时,应暂停贴敷。贴敷当天最好穿宽松透气、舒适吸汗的深色衣服,并尽量减少外出,以减少贴敷处出汗,影响疗效。也不要让电扇、空调直吹贴敷部位,否则皮肤毛孔遇冷收缩会影响药物吸收。
 
◆◆ 有人贴敷后局部会出现小水泡,一般不需处理,只要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即可恢复。若起泡严重应及时就医。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冬病夏治,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追求立竿见影的功效,有时需坚持几个夏天的治疗才能取得理想之功效。进行冬病夏治也不能取代平时的治疗。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疾病,平时控制病情的治疗药物,一定要坚持并有规律地服用,以防病情复发、加重。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