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 Lónɡ Chǐ
【来源】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化石。
【性状】 呈完整的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主要为犬齿及臼齿。犬齿呈圆锥形,先端弯而尖,直径约3厘米,近尖端处常中空。臼齿呈圆柱形或方柱形,一端较细,略弯曲,多有深浅不同的沟棱。表面牙白色、青灰色或暗棕色,粗糙或有毒可见具光泽的珐琅质。质坚硬,断面不平坦,亦粗糙,有吸湿性。无臭,无味。
【炮制】 除去泥土,敲去牙床即得。
【性味】 甘,涩,凉。
【功能主治】 宁心安神。用于神经衰弱,头晕目眩,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本经》
【拼音名】 Lónɡ Chǐ
【来源】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的化石。挖出后,除去泥土,敲去牙床。
【生境分布】 主产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性状】 呈完整的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完整者可分为犬齿与臼齿。犬齿呈圆锥形,先端较细或略弯曲,长约7厘米,径约3厘米,近尖端处常中空。臼齿呈圆柱形或方柱形,一端较细,略弯曲,长约5厘米,多有深浅不同的沟棱。其中呈青灰色者习称"青龙齿",呈黄白色者习称"白龙齿"。有的表面尚具光泽的珐琅质。质坚硬,断面粗糙,凹凸不平,或有不规则的突起棱线,吸湿性强。无臭,无味。以不带牙床、吸湿性强者为佳。习惯以青龙齿品质较好。
【化学成份】 主要成分均为碳酸钙、磷酸钙。
【炮制】 龙齿:刷净泥土,打碎。煅龙齿:取刷净的龙齿,在无烟的炉火上或入坩埚内煅红透,取出,放凉。
《纲目》:"修治同龙骨,或云以酥炙。"
【性味】 涩,凉。
①《吴普本草》:"神农、李氏:大寒。"
②《药对》:"平。"
③《日华子本草》:"涩,凉。"
【归经】 《本草经疏》:"入心、肝。"
【功能主治】 镇惊安神,除烦热。治惊痫癫狂,烦热不安,失眠多梦。
①《本经》:"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诸痉。"
②《别录》:"小儿惊痫,身热不可近,大人骨间寒热。"
③《药性论》:"镇心,安魂魄。"
④《日华子本草》:"治烦闷,癫痫,热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宜久煎),3~5钱。
【注意】 《本草经集注》:"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
【附方】 ①治小儿惊热如火,亦治温壮:龙齿为末。调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龙齿散)
②治因惊成痫,狂言妄语:龙齿(研)、铁粉(研)、凝水石(研)各一两,茯神(去木)一两半。上四味,捣研罗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米饮下。(《圣济总录》龙齿丸)
③治小儿天钓,手脚掣动,眼目不定,有时笑啼或嗔怒,爪甲皆青:龙齿半两(细研),钩藤、白茯苓各半两,蝉壳二七枚(微炒),黄丹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锉),铁粉一分(细研),朱砂一分(细研),川大黄一分(锉碎,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六分,量儿大小,分减温服。(《圣惠方》龙齿散)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1.《本经》:列为上品,附于龙骨项下,云"生川谷及岩水岸土穴中死龙处"(据马继兴辑注本)。
2.《别录》:生晋地及太山岩水岸土穴石中死龙处。
3.《本草图经》:今河东州郡多有之……齿小强,犹有齿形。
4.《本经逢原》:形似笔架,重数两,外光泽如瓷,碎之其理如石,内如龙骨,舐之粘舌者真。亦有微黑,而煅之色如翡翠者为苍龙齿,较白者更胜。其小如笋尖或如指
【拼音名】 Lónɡ Chǐ
【英文名】 Dragon's Teeth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的化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patite
采收和储藏:挖出后,除去泥土,敲去牙床。
【原形态】 矿物组分主要为磷灰石、纤磷石。
主含磷灰石 晶体结构属六方晶系。单晶体呈六方柱状或厚板状,隐晶质为依动物牙齿形态的集合体。表面白色、青灰色。粗糙白垩质或稍显珐琅质光泽,或有灰白、灰、黄褐、褐黄色环带,似油脂状、珐琅状光泽。断口不平坦,显示出纤维状个体时硬度稍低,一般硬度大于或近于小刀。齿化石内部呈灰白色瓷状光泽,断口平坦或次贝壳状,硬度大于指甲,小于小刀,在5以下。原矿物具珐琅质和丘状脊形齿冠,不同于龙骨。
【生境分布】 分布于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四川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1)龙齿 呈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完整者可分为犬齿及臼齿。犬齿呈圆锥形,先端较细或稍弯曲;长约7cm,直径0.8-3.5cm,先端断面常中空。臼齿呈圆柱形或方柱形,略弯曲,一端较细,长2-20cm,直径1-9cm,有深浅不同的沟棱。表面为青灰色或暗棕色者,习称"青龙齿";为白色或黄白色者,习称"白龙齿"。具棕黄色条纹及斑点,有的表面呈有光泽的珐琅质(年限浅)。质坚硬,断面常分为两层,层间有空隙,有时间有石化的牙髓,有吸湿力。无臭,无味。以体完整、吸水力强者为佳。(2)龙齿墩(俗称牙床) 为不规则方形,长约7cm。表面灰白色,粗糙或光滑,在龙齿脱落处有明显痕迹。质坚硬,断面粗糙,亦有吸湿力。以吸湿力强者为佳,但比龙齿质次。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无色透明。齿化石表皮部位粒度极细;中正突起。干涉色Ⅰ级灰。内部粒径近0.02mm,一轴晶;负光性。个别样品的表层部位可见到磷灰石纤维状微晶,亦为无色透明;其光性特征与内部磷灰石晶粒一致、光性方位或不相平行,为再结晶产物。纤晶与晶粒间分布少量碳酸矿物(方解石)。
【化学成份】 主要含有碳酸钙(CaCO3),磷酸钙[Ca3(PO4)2]。尚含少量的铁、钾、钠、硫酸根等。
【鉴别】 取本品粉末约1g,加盐酸约4ml,即泡沸,待泡沸停止后,滤过。①取滤液1ml,加硫酸即生成白色沉淀。(检查钙盐)②取滤液1ml,用碱中和调至中性后,滤过,滤液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浅黄色沉淀;分离,沉淀在氨试液中均溶解。(检查磷酸盐)
【炮制】 1.龙齿:刷净泥土,打碎。
2.煅龙齿:取刷净的龙齿,在无烟的炉火上或入坩埚内煅红透,取出,放凉。用时碾碎。或火煅两淬,研末,水飞过,晒干。
3.《纲目》:修治同龙骨,或云以酥炙。
4.盐淬龙齿:取净龙齿,置适宜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红透,取出,立即喷洒食盐水,冷后研碎。每净龙齿100kg,用食盐12.5kg。
【性味】 涩;甘;凉
【归经】 心;肝经
【功能主治】 镇惊安神;清热除烦。主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身热心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打碎先煎;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1.《本草经集注》: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
2.《雷公炮制药性解》:"畏干漆、蜀椒、理石。"
【附方】 旧说以本品为龙之牙齿,故名。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诸痉。
2.《别录》:小儿惊痫,身热不可近,大人骨间寒热。
3.《药性论》:镇心,安魂魄。
4.《日华子本草》:治烦闷,癫痫,热狂。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Copyright @ 2002-2010 婵犵數鍋為崹鍫曞箹閳哄懎鍌ㄩ柤娴嬫櫃閻掑﹤霉閻撳海鎽犻柛銈嗗笚閵囧嫰寮介妸褉濮囬梺缁樻尰閻熝呮閹捐绀冮柟绋块椤忥拷. piccc.com 闂傚倷鑳剁划顖炪€冮崨瀛樺亱濠电姴鍊寸紓姘舵煕椤愮姴鍔氱紒鐘劦閺屽秷顧侀柛鎾跺枎椤曪綁鎮介崨濠冩闂佽法鍣﹂幏锟� 濠电姷鏁告慨顓㈠磻閹剧繝绻嗛柕鍫濇处閸ゆ槈婵犵數濮伴崹濂割敊閹版澘绠柨鐕傛嫹12011913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