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 Pū Dì Shǔ
【别名】 硬骨草、田基姜、风台草、竹蒿草头、马鞭节
【来源】 禾本科铺地黍Panicum repens L.,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布】 华东、华南。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利湿解毒。主治高血压病,鼻窦炎,鼻出血,湿热带下,尿路感染,肋间神经痛,黄疸型肝炎,骨鲠喉。用量1~2两。
跌打损伤:鲜根状茎,捣烂,洗米水调外敷。
毒蛇咬伤,疮疖:鲜根状茎捣烂外敷或水煎外洗。
外伤出血:研粉撒敷。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福建中草药》
【拼音名】 Pū Dì Shǔ
【别名】 硬骨草、风台草、大广草、马鞭节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铺地黍的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茎平卧。秆直立,稍坚挺,具多节。叶互生,扁平;线状披针形,长5~25厘米,宽2.5~5毫米,近革质,叶脉平行,叶缘干时卷,基部有叶鞘,鞘与叶面有毛,叶背光滑9。圆锥花序开展,长10~20厘米;分枝斜向上升,粗糙;小穗长圆形,长约3毫米,先端短尖,具柄;第一颖白色,透明,截形或阔三角形,长约为小穗之1/4,脉不明显;第二颗卵形,先端短尖,有脉7条;小穗具小花2朵,背腹压扁;第一小花雄性,外稃矩圆形,具脉9条,内稃膜质;第二小花两性,外稃矩圆形,先端短尖,薄革质,背弓形,边缘稍宽而内卷,包围着内稃;雄蕊3,花丝细柔;雌蕊1,子房1室,有1胚珠,柱头羽状。颖果。夏、秋抽穗。
【生境分布】 生于旷野、谷地、湿地或溪涧旁。分布广东、浙江、台湾、福建等地。
【性味】 微甘苦,平。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利湿解毒。治淋浊,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两。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福建中草药》
【拼音名】 Pū Dì Shǔ
【英文名】 Herb of Torpedograss
【别名】 硬骨草、风台草、大广草、马鞭节、马铃降、苦露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铺地黍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icum repen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铺地黍,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发达。秆直立,坚挺,高50-100cm,多节。叶鞘光滑,边缘被纤毛;叶舌很小,长约0.5mm,具纤毛;叶片质硬,线形长5-25cm,宽3-6mm,干时上部常卷折呈现锥状,上面被柔毛,下面光滑。圆锥花序开展,长5-20cm,主轴直立;分枝斜向上伸,粗糙,具棱槽,下部裸露;小穗长圆形,先端尖,无毛,长约3mm;第1颖长约为小穗的1/4,包卷小穗基部,先端截平或圆钝,脉不明显,第2颖与小颖等长,具7-9脉,先端喙尖,第1小花雄性;其外稃与第2颖等长同形但较宽,内稃膜质,几等长于外稃;雄蕊3,花药黑褐色;第2小花结实,谷粒长圆形,长2.2-2.5mm,平滑光亮,先端尖。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边、溪边以及潮湿之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南各地。
【化学成份】 铺地黍含有麦角生物碱(ergot alkaloids),主要有:裸麦角碱(chanoclavine),羊茅麦角碱(festuclavine),田麦角碱(agroclavine)。还含有壳硬蛋白(sclerotin),其含量为 0.71%。另外含有较高的糖类及蛋白质,并含有钙(Ca)、镁(Mg)、纳(Na)、钾(K)、磷(P)、硫酸根(SO2- 4)、氨(CI)等元素及离子,其中磷含量是叶大于茎,但磷含量低于其他元素含量。植物中积累的钾浓度大于钠浓度。灰分含量较高等。
【性味】 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通淋利湿。主高血压;淋浊;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90g。
【摘录】 《中华本草》
Copyright @ 2002-2010 濠电姷鏁搁崑鐐哄垂閸洖绠归柍鍝勬噹閸屻劑鏌ゅù瀣珒闁绘帒锕ら湁闁绘挸娴烽幗鐘绘煕閵堝棗绗氶柕鍥у瀵粙濡歌婵洭姊虹紒妯诲鞍闁荤啙鍛潟闁规崘顕х粈鍐煙缁嬪潡顎楁い蹇ユ嫹. piccc.com 闂傚倸鍊烽懗鍓佸垝椤栫偑鈧啴宕ㄧ€涙ê浜辨繝鐢靛Т閸婂绱撳鑸电厱妞ゆ劗濮撮崝姘辩磼閻橆喖鍔﹂柡灞界Х椤т線鏌涢幘璺烘瀻妞ゆ洩缍侀幃浠嬪川婵犲啯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椤撱垹纾婚柟鍓х節缁诲棝鏌曢崼婵囧闁搞倖妲堝┑鐘垫暩婵即宕规總鍓叉晩闁圭増婢樼粻顖炴煥閻曞倹瀚�12011913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