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 Tiān Zhú Huánɡ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片块或颗粒,大小不一。表面灰蓝色、灰黄色或灰白色,有的洁白色,半透明,略带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破碎,吸湿性强。无臭,味淡。
【鉴别】 (1)取本品适量,炽灼灰化后,残渣中加盐酸与硝酸的等容混合液,滤过,滤液加钼酸铵试液,振摇,再加硫酸亚铁试液,即显蓝色。
(2)取滤纸 1片,加亚铁氰化钾试液 1滴,待干后,再加本品盐酸溶液 1滴、水10滴与0. 1%茜红的乙醇溶液 1滴,置氨蒸气中熏后,滤纸上可见紫色斑中有红色的环。
【性味】 甘,寒。
【归经】 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用法用量】 3~9g。常入丸、散剂。
【贮藏】 密闭,置干燥处。
【摘录】 《中国药典》
【别名】 天竹黄、竹黄
【药理作用】 抑菌实验:对常见化脓性球菌和肠道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清热豁痰,宁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壅,小儿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 1~2钱。常入丸、散剂。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Copyright @ 2002-2010 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閻愬搫鍨傞柛顐f礀缁犲綊鏌嶉崫鍕櫣闁稿被鍔戦弻銈吤圭€n偅鐝掗梺缁樺笒閿曘倝婀侀梺缁樻尭濞寸兘骞楅悩缁樼厱闁靛牆妫楃粭姘舵煏閸パ冾伃鐎殿喕绮欐俊姝岊槷濠殿喖娲铏圭磼濡闉嶉梺鑽ゅ暀閸涱噮娼熼梺瑙勫礃椤曆呯矆閸愵喗鐓欑紒瀣健椤庢銇勮箛銉﹀. piccc.com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閸撲礁鍨濇い鏍亼閳ь剙鍟村畷銊р偓娑櫭禍杈ㄧ節閻㈤潧孝闁稿﹤顕槐鎾愁潩閼哥數鍘卞銈嗗姉婵挳宕濆杈╃<闁绘﹩鍠栭崝锕傛煛鐏炵晫啸妞ぱ傜窔閺屾盯骞樼捄鐑樼€诲銈嗘穿缂嶄線骞冩禒瀣窛濠电姴鍟鐔兼⒒娴h姤纭堕柛锝忕畵楠炲繘鏁撻敓锟� 濠电姷鏁告慨鐑藉极閸涘﹥鍙忔い鎾卞灩绾惧鏌熼崜褏绡€缂佽妫濋弻鏇㈠醇濠靛洤顦╅梺鎼炲€栧Σ鍫濃攽閻樺灚鏆╁┑顔诲嵆瀹曡绺介崜鍙夋櫓闂佸湱澧楀妯肩不椤栫偞鐓ラ柣鏇炲€圭€氾拷12011913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炲鏁撻悩鍐蹭画闂備緡鍓欑粔瀵哥不椤栫偞鐓ラ柣鏇炲€圭€氾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