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上二味,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 温胃止呕。主胃中有寒,干呕吐逆,吐涎沫。
【用法用量】 每次3克,用浆水300毫升,煎取210毫升,顿服之。
【备注】 本方证属胃中有寒,津液凝为痰涎,随胃气上逆,因而干呕、吐涎沫。方中干姜温胃散寒;半夏化痰,降逆止呕。二味配合,共成温胃止呕之功。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中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干呕吐逆,吐涎沫。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浆水1升半,煎取7合,顿服之。
【各家论述】 1.《金匮玉函经二注》:赵以德:干呕吐涎沫者,由客邪逆放肺,肺主收引,津液不布,遂聚为涎沫也。用半夏、干姜之辛热,温中燥湿;浆水之寒,收而行之,以下其逆,则其病自愈矣。
2.《金匮要略心典》:干呕吐逆,胃中气逆也;吐涎沫者,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此是阳明寒气逆气不下而已。故以半夏止逆消涎;干姜温中和胃;浆水甘酸,调中引气止呕哕也。
【摘录】 《金匮》卷中
Copyright @ 2002-2010 濠电偞鍨堕幖鈺呭储閼测晙鐒婂ù鐓庣摠閸ゆ帗銇勯弽銊р姇闁绘挻鐟х槐鎾诲礃閹稿骸顏�. piccc.com 闂備胶绮〃鍛存偋婵犲倴缂氶柛顐犲劚缁犮儵鏌嶈閸撶喎顕i悽鍛婃櫢闁跨噦鎷� 婵犵數濮崑鎾翠繆閵堝洦鍤昉濠电姰鍨奸鎰板箯閿燂拷12011913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