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细辛 郁金 芒消各3克 蔓荆子 川芎各3.6克 石膏3.9克 青黛4.5克 薄荷叶6克 红豆1个
【制法】 上药研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主头痛。
【用法用量】 口中含水,将药搐于鼻内。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 川芎 鹅不食草各30克 细辛 辛夷各6克 青黛3克
【制法】 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主头风日久,连及眉棱骨酸痛,眼皮跳动,渐起蓝云遮睛,多致损目。
【用法用量】 患者口含凉水,令人将药末吹人左右鼻孔内,取嚏为效。或以鼻嗅药,则效缓。
【摘录】 《医宗金鉴》卷六十三
【处方】 鹅不食草3钱,细辛1钱5分,苏薄荷3钱,青黛3钱(飞净)。
【制法】 上研极细面,以瓶盛之,勿令泄气,分装2瓶。
【功能主治】 头痛脑酸,眵沮稠粘,及风痒鼻塞。
【摘录】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 石绿4钱,轻粉1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急惊风;卒中,涎潮气粗,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每服1字,薄荷汤入酒少许同调下。良久先吐后利。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七○引《全婴方》
【处方】 明净白矾(为末,瓦上熔成汁)1钱,巴豆(去壳)1粒。
【制法】 入巴豆在矾内,候矾干为度,细研,分作四服。
【功能主治】 喉闭。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证治要诀类方》引作“碧雪散。”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九
【处方】 麻黄根1两,归身1钱,乳香少许,麝香少许。
【制法】 将当归、麻黄为粗末,炒黑色,入乳、麝,研极细。
【功能主治】 目外障。
【用法用量】 噙化,搐入鼻中。
【摘录】 《医学纲目》卷十三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浑身壮热,夜啼。
【用法用量】 每服1字,用薄荷汤入蜜调服。
【摘录】 《保婴撮要》卷四
【处方】 象牙(泥裹,煅存性)1钱,雄黄(煅)1钱,凤凰衣(煅)1钱,鸡肫皮5个(煨),南枣(煅)2钱,面粉2钱,珍珠2钱,茶叶(煅灰)2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蛀筋疳。
【用法用量】 先用杏仁煎汤洗,后以此散搽患处。
【摘录】 《玉案》卷六
【处方】 石膏(煅)1两,轻粉1两,铜绿5钱,胆矾5钱。
【制法】 共为细末,罐收。
【功能主治】 杨梅疮。已服药至根脚不红,疮势已退者。
【用法用量】 湿疮干掺;干疮用公猪胆汁调点,1日1次,3日自干而愈。
【摘录】 《外科大成》卷四
【处方】 胆矾(研)半两,铜青(研)1分,粉霜1钱,轻粉1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惊风有涎。
【用法用量】 每服1字,薄荷汤送下;中风,浆水送下;如吐多不定,煎葱白汤送下。
【摘录】 《宣明论》卷十四
【处方】 鹅不食草2钱,川芎2钱,薄荷2钱,白芷2钱,青黛2钱。
【制法】 上为细粉,每1两细粉兑冰片5分,研细混和均匀,装瓶重4分。
【功能主治】 通关散风。主风热上攻,头痛目眩,眼睛红赤风痒。
【用法用量】 用少许,嗅入鼻内。
【摘录】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 西牛黄3分,冰片2分,硼砂2钱,甘草5分,黄连1钱,黄柏1钱,青黛1钱,青鱼胆2个(晒干,如无鱼胆,以青果核灰代之)。
【制法】 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疫喉腐烂甚,红紫痛甚者。
【用法用量】 吹患处。
【摘录】 《疫喉浅论》卷下
【处方】 冰片5分,铜绿5分。
【制法】 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痘风眼。
【用法用量】 用蜜调粘入钟子内,以柏木板1小块,艾1小丸,安放板上烧烟,将钟子内药,向烟熏之,俟烟尽,再取井水滴数点,入药调匀。用新笔缓缓蘸抹眼皮红处数次,勿见风。
【摘录】 《慈幼新书》卷六
【处方】 薄荷3两,青黛1两,细辛5钱,川芎1两,鹅不食草1两5钱,冰片2分。
【制法】 共为细面。
【功能主治】 散风清热。主风热上攻引起的头痛目眩,鼻塞声重,眼红眵粘,眼睑肿胀,羞明发涩。
【用法用量】 《中药制剂手册》本方用法:冰片、青黛,各另研,鹅不食草等四味,共为细粉,混合。每用少许,搐入鼻内。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
【处方】 杏仁49粒(去皮尖,去油,为粉),银朱2钱,轻粉5钱,儿茶4钱,冰片2分,麝香1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杨梅疮,已服药至根脚不红,疮势已退者。
【用法用量】 猪胆汁调搽。
【摘录】 《外科大成》卷四
【处方】 南薄荷1钱,菊花1钱,川芎1钱,白芷1钱,鹅不食草3分,青黛3分,冰片2分。
【制法】 上研细末,过重罗。
【功能主治】 上焦风热久蕴,鼻孔燥痛,觉有气味,或见涕有黑丝。
【用法用量】 闻鼻少许。
【摘录】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 川芎1两,鹅不食草1两,细辛2钱,辛荑2钱,青黛1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头风,眉棱酸痛。脑漏,常流浊涕。
【用法用量】 患者口噙凉水,令人以芦筒吹入左右鼻孔内,取嚏为效;或每用少许,鼻常吸之,其效缓。
【摘录】 《金鉴》卷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