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 上俰咀。
【功能主治】 治大人、小儿心经内虚,邪热相乘,烦躁闷乱,传流下经,小便赤涩淋涩,脐下满痛。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一盏,竹叶少许,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 导赤汤(《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制法】 上药同为末。
【功能主治】 清心凉血,利水通淋。主心经热盛,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口舌生疮;心移热于小肠,小便短涩不畅,尿时刺痛,舌红脉数。现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肥大型前列腺炎等属湿热内蕴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竹叶,同煎至80毫升,食后温服。
【备注】 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兼能养阴;木通、竹叶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生甘草和胃清热,通淋止痛。诸药相合,既能清热凉血,而又利水通淋。由于利水与益阴并重,所以利水而不伤阴。
【摘录】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 当归5钱,白芍5钱,生地5钱,川芎5钱,甘草4钱,半夏4钱,陈皮4钱,白茯苓4钱,樗白皮4钱,青黛3钱,滑石3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赤浊。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以灯心汤送下。
【摘录】 《玉案》卷五
【处方】 牛蒡子(炒)、榆子、槐子(炒)、生干地黄、黄芩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心脏积热,上攻眼目,两眦浮肿,血浸白睛,羞明洒泪。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后麦门冬汤调服。
【摘录】 《医方大成》卷七引曾师干家传方
【处方】 赤芍药半两,羌活半两,防风半两,大黄1钱,甘草1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心热,小便赤,眼目赤肿。
【用法用量】 灯心、黑豆煎,食后服。
【摘录】 《医学纲目》卷三十六引汤氏方
【处方】 生地、栀子、木通、甘草、灯心、淡竹根。
【功能主治】 泻火退热。主三焦相火炎上,或劳神心事太过,或夜观书史,或能饮酒,或好食五辛诸热物,心之实热侵肝,赤脉穿睛,甚则看物如隔纸绢。
【用法用量】 水煎,食后服。
【摘录】 《眼科全书》卷四
【处方】 麦冬3钱,木通1钱,生地3钱,甘草4分,竹叶10片,车前1钱5分,赤茯苓1钱5分。
【功能主治】 热闭小便不通。
【摘录】 《笔花医镜》卷二
【功能主治】 热淋出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幼科金针》卷上
【处方】 木通、甘草、车前子、瞿麦、滑石、赤茯苓、淡竹叶、山栀。
【功能主治】 痘疮收靥后,小便不利,热蓄膀胱者。
【用法用量】 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 《片玉痘疹》卷十二
【功能主治】 利小便。主伤寒小水不利,小腹满;或下焦蓄热,或引饮过多,或小水短赤而渴,或得病时无热,谵语烦躁不安,精采不与人相当,脉沉数者。
【用法用量】 《寿世保元》本方用茯苓3钱、猪苓2钱、泽泻2钱、桂枝8分、白术1钱5分、甘草8分、滑石3钱、山栀3钱。
中湿身目黄者,加茵陈;水结胸证,加木通、灯心。
【注意】 汗后亡津液与阳明汗多者不宜服。
【摘录】 《伤寒六书》卷三
【处方】 车前子3钱(炒),木通1钱,淡竹叶2钱,生甘草8分,生地6钱。
【功能主治】 心移热于小肠,口糜淋痛。
【摘录】 《医方简义》卷二
【处方】 山栀仁(盐水炒)1钱5分,五灵脂1钱,草豆仁1钱,真蒲黄(炒)1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妊娠胃脘当心被寒邪所郁,气不通而痛。
【用法用量】 每服1-2匙,以醋汤调下。
【摘录】 《宋氏女科》
【功能主治】 痘疮发热有惊搐者。
【用法用量】 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 《片玉痘疹》卷六
【处方】 木通2钱,生地3钱(酒洗),丹皮2钱(酒洗),犀角末1钱,生甘草1钱,竹叶9片。
【功能主治】 心经实热,两大眼角有赤,内外红丝现,渐入白睛,瘀血堆积不散。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眼科阐微》卷三
【处方】 人参、木通、麦门冬(去心)、生地黄、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儿疮疹,心经蕴热,睡卧不宁,烦躁而小便不利,面赤多渴,贪食乳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小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目大眦赤脉传睛。
【用法用量】 每服4-5钱,水1钟,入竹叶、灯心草同煎,食后服。
【摘录】 《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 木通8分,赤茯苓(去皮)8分,麦冬8分,车前子(微炒)4分,生地4分,人参2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 小儿痘症,小便赤涩者。
【用法用量】 加灯心1团如龙眼大,同煎,饥时服。
【摘录】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处方】 生地1钱,木通1钱,甘草1钱,淡竹叶20片,犀角1钱5分,薄荷1钱5分,连翘1钱5分。
【功能主治】 心经发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玉案》卷三
【功能主治】 妇人胎前内热,小便尿血。
【摘录】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别名】 实热导赤散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宣导。主心气热。
【用法用量】 实热导赤散(《普济方》卷三八四)。
【摘录】 《得效》卷十一
【处方】 生干地黄(净洗)1两,木通(去皮节)1两,黄芩2钱半,赤茯苓(去皮)2钱半,甘草3钱。
【功能主治】 小儿心经壅热,烦躁睡语,或时复上窜咬牙,小便黄涩,久则成惊,触物易动。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加竹叶3皮,煎7分,不拘时候温服。或加麦门冬(去心)同煎。
【摘录】 《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 水通1钱,生干地黄2钱,甘草7分,麦门冬(去心)1钱,灯草15茎。
【功能主治】 大人、小儿心经内虚,邪热相乘,烦躁闷乱,传流下经,小便赤涩淋沥,脐下满痛;及血淋。
【用法用量】 水1盏半,煎至7分,食前温服。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三六引《经验良方》
【处方】 黄连、黄芩、车前子、木通、滑石、大黄、枳壳各等分。
【功能主治】 通利小便。主痔漏敷后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修月鲁班经》
【处方】 黄连(去须)1两,麦门冬(去心)1两,半夏(汤泡7次)1两,地骨皮(去木)1两,茯神(去木)1两,赤芍药1两,木通(去节)1两,生地黄(洗)1两,黄芩1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 心脏实热,口干烦渴;或口舌生疮,惊怖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8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卷十六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痔漏。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煎至6-7分,温服。
用药之后,小便恐赤涩,即服之,加滑石、甘草、灯心。
【摘录】 《秘传外科方》引《李防御五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