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经行泄泻 < 腹泻防治专题 < 疾病防治丛书 < 中医药方网  
 中医如何治疗经行泄泻  

 
  妇女每值行经前后或经期,大便溏薄,甚或清稀如水,日解数次者,称为“经行泄泻”,亦称“ 经行而泻”。本病的特点是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如患者素有慢性腹泻,遇经行而发作尤甚者,亦属本病范畴;若经期偶然因饮食不节或伤于风寒而致泄泻者,不作经行泄泻论治。

  中医认为,经行泄泻的病机主要与脾虚、肾虚有关。因脾主运化,若素体脾虚,经行时气血下注血海,脾气益虚,脾虚失运,湿浊下泄而为泄泻;肾为胃之关,主司二便,若禀赋肾虚,命门火衰,经行时经水下泻,肾气益感不足,脾失温煦,致成泄泻。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如下:

  (1)脾虚型:症见月经将潮,或正值经期,大便溏泄,脘腹胀满,神疲肢软,或面浮肢肿,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舌淡红,苔白,脉濡缓。

  治宜健脾益气,化湿调经,方用参苓白术散:

  党参10g,炒白术10g,炒白扁豆10g,茯苓10g,山药10g,莲子肉10g,桔梗5g,炒苡仁10g,砂仁5 g,炙草6g。

  若见腹痛即泻,兼两胁胀痛者,为脾虚肝木乘之,治宜补脾土泻肝木,应用痛泻要方:

  炒白术15g,白芍10g,防风10g,陈皮8g。

  (2)肾虚型:症见经行或经后,大便泄泻,或黎明泄泻,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畏寒肢冷,月经色淡,质清稀,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宜温肾扶脾,暖土固肠,方用健固汤合四神丸:党参20g,炒白术15g,茯苓15g,炒薏苡仁10g,巴戟天8g,补骨脂12g,吴茱萸3g,煨肉豆蔻6g,五味子6g。


    忠告:本站腹泻防治专题丛书可能非最新版,有关“中医如何治疗经行泄泻”内容请不要作为诊病的唯一参考! 【关闭窗口】
【返回目录】
  · 中医对成人久泻的辨证论治
· 治疗腹泻的拔罐疗法
· 不服水土为什么会引起腹泻
  · 中医如何治疗经行泄泻
· 腹泻时忌用的常见中草药
· 小儿腹泻是怎样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