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性胃肠炎 < 腹泻防治专题 < 疾病防治丛书 < 中医药方网  
 腺病毒性胃肠炎  

 
  1981年以来,国外Kidd、Takiff等最早从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肠道型腺病毒(EAD),以后De Tong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EAD,发现其有两种不同电泳图谱,名为Ad-40及Ad-41。腺病毒胃肠炎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检出率为5%~14%,其中Ad-40和Ad-41占70%左右。

  腺病毒胃肠炎的最小发病年龄为1个月,绝大多数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Ad-40主要感染1岁左右婴儿,Ad-41则感染稍大的幼儿,全年均可发病,但腺病毒性胃肠炎一般呈散发性。

  腺病毒胃肠炎的潜伏期约10天,主要表现为腹泻,量少或多,呈水样便或稀便,少数患者可排出粘液,病程4~8天,常伴呕吐。部分患者有呼吸道症状,少数患者发热,病程多自限,排毒时间约1周。某些患者失水较严重,个别重度失水者可死亡。

  由于对这一病毒的致病作用不够重视,尚无常规细胞培养。诊断本病虽可采用DNA限制性内切酶检测法,但此法有一定局限性,不易推广。有人认为采用聚丙烯胺凝胶电泳法既能检测Ad,又可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敏感度高于电镜。

  对腺病毒性胃肠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可口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


    忠告:本站腹泻防治专题丛书可能非最新版,有关“腺病毒性胃肠炎”内容请不要作为诊病的唯一参考! 【关闭窗口】
【返回目录】
  ·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特点
· 如何防治肠结核
  · 肠结核是怎样发生的
· 腺病毒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