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燥感冒 < 感冒防治专题 < 疾病防治丛书 < 中医药方网  
 凉燥感冒  

 
  凉燥感冒,是秋深初凉西风肃杀之时,感受凉燥之邪,致肺卫俱伤,以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口鼻干燥为主症的证候。

  深秋时节,感受当令之气,燥与寒邪合而为患,即是凉燥,又谓之“次寒”。凉燥外束肌表,卫阳被遏,经气不舒,则可见发热恶寒;若腠理闭塞则无汗;燥邪上犯清窍,则发头痛;燥气内应于肺,肺气失宣,肃降失司,则生咳嗽;“燥胜则干”,津气内伤,则有鼻燥咽干、唇燥、皮肤干燥之症。燥而寒,则口干不渴;邪在卫表故苔白脉浮。由上可知,凉燥证的临床表现为:

  主症:①发热轻恶寒较重;②头痛无汗;③鼻咽干燥;④咳嗽痰少。

  次症:唇燥不渴,皮肤干燥。

  舌脉: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少津;脉浮。

  凡秋深初凉之时,感受外邪,俱见主症①、②、③、④,或①、③、④,或①、②、③,或主症①、③及次症,并均具典型舌脉者,即可诊断为凉燥证。


    忠告:本站感冒防治专题丛书可能非最新版,有关“凉燥感冒”内容请不要作为诊病的唯一参考! 【关闭窗口】
【返回目录】
  · 凉燥感冒
· 凉燥感冒常用饮食疗法
· 温燥感冒常用中成药
  · 凉燥感冒常用中成药
· 温燥感冒
· 温燥感冒常用饮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