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内科保守治疗
(1)合理应用降糖药:控制血糖正常水平,整个治疗过程中,随着肢端病变的逐渐好转,应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以免发生低血糖,病情轻者可用口服降糖药,病情重者,如湿性坏疽有严重的感染必须用胰岛素治疗。
(2)降低血液凝固性:可口服潘生丁,肠溶阿司匹林,藻酸双脂钠。静脉点滴川芎嗪,蝮蛇抗栓酶等,蝮蛇抗栓酶对大血管闭塞性病变者有好的作用,注射前必须做试敏实验,对有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
(3)改善微循环:病理基础是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腔变细,血液黏度增加,微循环障碍。应用改善下肢微循环的治疗糖尿病性坏疽,使截肢率降低到1.9%-4.2%。运用封闭腰2、3、4交感神经消除下肢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但已有坏疽神经病变者效果不明显。提高组织供氧的治疗方法。高压氧疗法使血小板聚集率下降,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血浆黏度下降,促进全身循环,改善患者缺氧。皮肤氧分压可升高到126-147kps,并使氧弥散的距离和范围增大,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利于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
常用的供氧方法有单人纯氧舱加压和大舱空气加压面罩给氧。对下肢溃疡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具体应用方法是每日高压氧舱治疗1次每10次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要1-3个疗程。
低分子右旋糖酐,可以减轻血液黏度,增加红细胞表面负电荷,抗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微循环,每日静脉点滴250-500ml,10-15天为1疗程,复方丹参注射点滴也有好的治疗作用。
山莨菪碱疗法,新近才发现,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效果最好的改善微循环治疗糖尿病坏疽的方法。山莨菪碱是由植物古特山的地上部分提取分离的生物碱,有明显的抗乙酰胆碱等作用,一系列改善微循环的功能,调节血液黏度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降低全血黏度,降低纤维蛋白水平,抑制tax2合成,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血管腔通畅,减少渗出,提高免疫细胞功能和补体的含量,促进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临床观察通过山莨菪碱为主的综合治疗,痊愈率明显提高。
山莨菪碱的用药方法是,采用全身给药和局部治疗的综合疗法。一般剂量为0.5-1.0mg/kg/日,根据情况可增加到1.0-2.0 mg/kg/日,用药途径有口服、静脉注射,口服与静脉注射相结合以及动脉和穴位注射等。
抗感染治疗:对合并有感染者,合适的抗菌素积极控制感染,根据创口脓液细菌等药敏试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如为绿脓杆菌感染,可用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等治疗。一般常用青霉素类广谱抗菌素,肌肉注射效果显著,感染较轻,不用全身性抗菌治疗。
改善神经病变:1国外报道用皮下持续胰岛素注射稳定糖尿病的方法,对下肢疼痛,麻木等神经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如CP-45634¸ONO-2235对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有一定的价值。3国外burden等用苏格兰管型靴治疗糖尿病患者合并末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及外伤引起的足部病变,效果较好。优点轻便,简单,有利于下床活动。
补锌疗法,缺锌可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使伤口愈合缓慢。临床表明,糖尿病肢端坏疽病人给予补锌治疗,提高免疫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和伤口的愈合。补锌的方法是每日15-30mg,分次口服,一般口服硫酸锌200mg,每日2-3次,可耐受。
糖尿病肢端坏疽属中医“消渴病”、“脉痹”、“脱疽”等范畴。中医治疗本病历史悠久,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经脉瘀阻,血行不畅,肢端失养,加之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脉痹、脱疽。现代元素医学研究发现,糖尿病人体内存在有锌元素的异常缺乏,缺锌后伤口愈合能力缓慢,容易引起感染和组织液化,是糖尿病实行溃烂的主要原因。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补锌疗法可明显加快创口的愈合。因而我们治疗上采用补气养阴,清热利湿,解毒活血等方法,辨证治疗,系列中药方剂《糖愈方》配合元素制剂消渴特降糖加补锌疗法收到显著的疗效,一般30天内明显见效,90日内基本治愈。不但创口可愈合,体质体况均有明显好转,显示了极大优势,尤其是得下肢湿性溃疡疗效独特,平均在30日内均可愈合,受到当今医学界极大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