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的姜先生8月22日精神饱满地走出呆了50多天的骨髓移植层流舱。他骨髓内的肿瘤细胞如今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其胞弟的骨髓,并且已与他的骨髓和平共处,共同完成着造血的任务。为他带来新生的治疗方法叫做“非清髓造血细胞移植”,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在骨髓移植领域的新尝试。
来自黑龙江安达县的姜先生两年前得了急性白血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用大剂量放化疗杀死肿瘤细胞后,移植正常的骨髓。但这意味着正常骨髓也全部遭到“株连”,对年龄偏大、身体状况差的病人来说,移植相关骨髓,死亡率和复发率都较高。宣武医院血液科著名血液病专家田丁教授和科主任徐娟等详细研究了患者的病情,认为采用国际上新近开展的“非清髓造血细胞移植法”更安全、预后更好。这种方法是用常规化疗一半剂量的药物清除掉患者的部分骨髓,再让植入的正常供者骨髓与患者骨髓形成嵌合体,友好相处一段时间。这样就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耐受能力,逐步接纳“外来客”,并利用“外来客”帮助,逐步“学会”自己造血。姜先生接受治疗后未发生相关并发症,于移植第三周就达到了完全植入的良好效果。
据徐娟主任介绍,非清髓造血细胞移植的特点除化疗剂量小外,还需通过数次输注健康供者的造血细胞和淋巴细胞达到完全植入的目的。其优点是减少大剂量放化疗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另外,由于放化疗的减少,移植所需的费用也会大大降低。这种疗法增加了适用范围,以往一些因年龄大或身体条件差而无法耐受常规移植的白血病或其他肿瘤患者,可以通过非清髓造血细胞移植达到根治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