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较其他内科疾病容易并发腹膜炎,其发病机理可能与下列几点有关。
(1)病菌进入腹腔的机会增加:本病的原发感染病灶主要在肠道、胆道、泌尿道,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多。Martini等曾研究发现肝硬化病人的小肠上部、空肠、回肠皆有大肠杆菌类细菌繁殖,而正常人除回肠有少量细菌外,小肠其他部位均无细菌生长。晚期肝硬变病人由于门脉高压,导致内脏静脉充血和淋巴管扩张,不仅产生腹水,而且可引起肠粘膜充血、水肿或糜烂,使肠粘膜屏障防御功能降低。尤其在肠道感染时,细菌易从肠道通过淋巴系统或肠壁侵入腹腔。
肝硬化时门脉压力增高,肠道、门静脉内细菌与带菌的淋巴液可从淤血的肝窦壁溢出,经肝门淋巴丛漏入腹腔,或经门静脉与肝静脉吻合支或经门-体循环短路直接进入体循环,以致引起菌血症及腹腔感染。
(2)机体防御功能削弱:肝硬化病人一方面因肝脏本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遭到破坏,肝脏清除血液中细菌的能力降低,另一方面由于肝硬化病人常有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而导致补体不足、免疫球蛋白浓度降低以及白细胞趋化功能减弱等,为细菌侵入创造了条件。肝硬化时肠道细菌大量繁殖,细菌抗体上升,使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反应,机体抗感染能力进一步下降。
肝硬化腹水时,由于大量液体稀释,腹水中的免疫球蛋白、补体降低及白细胞趋化功能减弱,使白细胞对致病菌的直接杀伤功能削弱。而且腹水中含有丰富的蛋白、糖与电解质,为一理想细菌培养基,使细菌易于在腹水中生长繁殖。
凡能使机体免疫力降低的各种因素如腹泻、上消化道出血、长期使用激素、应用免疫抑制剂、外科手术、不适当应用抗生素和增加肠内压力的各种操作,如内镜检查、肛门指诊、灌肠等,以及静脉内插管、腹腔穿刺、气囊填塞和导尿等处置,均有可能诱发本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