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在正常健康情况下,这一对矛盾经常保持着动态平衡。当患某些疾病时,此相对平衡的关系发生障碍,使产热过多,散热过少,则引起发热。
根据体温上升的机理不同,发热可分为两大类:
一、致热原性发热
大多数患者的发热系由致热原所引起的,如各种病原体、细菌、细菌内毒素、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渗出液中的“激活物”、某些类固醇、异种蛋白等,在体内产生致热原,称为内生性致热原。目前认为这些致热原作用于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使其被激活而生成和释放出白细胞致热原,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改变其功能状态,从而影响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产热增加,散热降低,引起体温上升,出现发热反应。
致热原性发热可见于下列情况:
(1)炎症性发热疾病时,病灶充血明显,致热原吸收较快,渗出液中中性粒细胞越多,渗出范围越大,则发热来的越快,热度越高;而增生性炎症(如结核病)致热原来自大吞噬单核细胞,其数量不多,产生致热原较少,再因吸收进入血液的速度也较慢,故发热较慢,热度较低。
(2)炎症病灶内虽有渗出液的中性粒细胞及致热原积聚,若周围组织增生形成包囊或机化,则致热原的吸收较慢,表现为中度发热、低热,甚至无热。但是当囊内压力增加(如渗出液增多)或屏障被破坏( 如挤压疖痈等)时,则可由无热或低热转为高热。反之,由急性渗出性炎症转为慢性增生性炎症时,则可由高热转为低热。致病微生物从病灶大量进入血液中,可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引起大量内生性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也可出现弛张热或消耗热。
(3)无菌炎症的发热,是由于某种损伤(如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等)和因供血障碍,引起组织坏死时,发生白细胞浸润的炎症,炎性渗出物中的蛋白质和白细胞吞噬组织碎片后,均能激活白细胞并生成和释放白细胞致热原,而产生发热。
(4)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热,因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中性粒细胞而释放内生性致热原,故致发热。
(5)致热类固醇的发热,是由于类固醇致热原引起的发热,如周期热、肾上腺性征异常症、肾上腺肿瘤、慢性肝炎、肝功不全以及应用原胆烷醇酮治疗等,均可使体内游离原胆烷醇酮增高,在血浆中的游离型增高( 正常血浆中原胆烷醇酮呈结合状态,游离部分浓度低),能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内生性致热原,而引起发热。
(6)肿瘤病人的发热,可能是组织损伤部位的炎症反应形成白细胞释放内生性致热原;也有认为是肿瘤细胞的自身免疫因素激活白细胞释放内生性致热原;再有认为即是肝癌、肾上腺癌能引起游离型原胆烷醇增高,产生致热原;还有认为是某些肿瘤组织本身(如淋巴网状细胞瘤)可含有致热原。
二、非致热原性发热
属于非感染因素所致的发热,主要见于以下情况:
(1)产热过多,如癫痫持续状态或惊厥后的发热,是由于肌肉抽搐短时期内产生的热量大于散热而致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热,是由于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基础代谢增高,另一方面是产生的热量不能以高能磷酸化合物形式贮存,以热能形式散发,故产热增多。
(2)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疤痕、广泛性皮炎、鱼鳞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由于汗腺机能缺乏,同时皮肤的散热受到影响,而出现发热。又如心力衰竭伴发热者,是由于心排血量减少,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水肿,加之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致皮肤血管收缩,故影响散热;同时,肺部充血使心肺循环受阻碍,故使肺呼吸蒸发散热减少。再如大量失水、失血引起血循环量减少,散热量降低,周围循环衰竭和贫血使大脑皮层功能失常,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故出现发热。若失水量超过体重的1%时,可使体温上升0.2℃~0.3℃,小儿尤为常见。
(3)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失常,如直接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病毒性疾病、中暑、安眠药中毒、颅内出血、颅骨骨折等,可影响或直接损害大脑皮层下的体温调节中枢,以致散热发生障碍(无汗)而出现高热。故无汗和高热为此类发热的特征。如神经功能性低热,是由于大脑皮层不稳定,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正常体温调节中枢障碍而致低热。此低热特点为上午体温高于下午。典型的间脑病发热,常伴有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如出现糖尿病、肥胖症、剧烈饥饿感,常伴心悸、无汗、精神症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