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带咳喘的病儿到中医院就诊时,大夫不但要了解咳喘病情,还常常询问大便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中医理论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的关系,在生理上和病理上均可体现出来。在生理上,大肠接受小肠下注的糟粕,将其中剩余的水液吸收后,使之变为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这种传导的功能,是由于肺气肃降,大肠之气才随之而降,所以说,大肠是传导糟粕的通道;在病理上,若大肠气滞热郁,大便秘结,也可引起肺气上逆而出现咳喘、胸闷等证。
临床上,当患儿出现发热、咳嗽或气喘、痰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等一系列肺实热证时,我们常常采用清肺热、宣肺气、泻大肠的治法,使肺热从大肠泻下,给邪以出路。处方常常在麻杏石甘汤基础上加上瓜蒌、桃仁、炒莱菔子等,这几味药既有止咳化痰功效,又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