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患儿为真阴耗伤,水不涵木,虚风内动而致。常见形体消瘦,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肢体抽动,性情急躁,口出秽语,睡眠不安,舌红绛,状如草莓,苔光剥,脉细弱。
治法及方药:滋阴养血,平肝熄风。大定风珠加减。常用药物:生地、麦冬、麻仁、白芍、龟板、鳖甲、生牡蛎、阿胶、鸡子黄、炙甘草等。
辨证用药:此症为肝肾阴亏、虚风内动而致。故以厚味滋补药物以滋阴养液,填补欲竭之真阴。鸡子黄、阿胶滋阴养液以熄内风;地黄、麦冬、白芍以滋阴柔肝;龟板、鳖甲、牡蛎育阴潜阳 ;炙草酸甘化阴,且以安中;麻仁养阴润燥。诸药合用则有滋阴补液、柔肝熄风之功。心神不定、惊悸不安者加茯神、钩藤;血虚失养加何首乌、玉竹、沙苑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