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主观感觉症状(即患儿自己的感觉),其发生机理有:
(1)内脏性疼痛
腹腔各脏器都有感受器,能感受脏器受到的刺激,通过交感神经,少部分通过副交感神经传到中枢。内脏感觉神经数目较少,细纤维占多数,传导速度快,无髓鞘,传导途径分散,一个脏器的感觉神经纤维经过几个阶段的脊神经传入中枢。换句话说,一条脊神经含有几个脏器的感觉神经纤维,所以不能准确定位。一般疼痛集中在腹中线,表现为钝痛或剧烈绞痛,不伴有皮肤感觉过敏,或腹肌痉挛。如肝、胆、胰、胃、小肠近段引起的腹痛多在上腹部,小肠、结肠近段引起的腹痛多在脐周,结肠远段、尿路、膀胱引起的腹痛多在下腹部。
(2)躯体性疼痛
腹部皮肤、肌肉、腹膜壁层、肠系膜根部,都有躯体神经纤维分布,当其传入纤维受到炎症及其产物刺激时,疼痛分布在相应的脊髓神经所属的皮肤区。因神经末梢分布广泛,痛觉敏感,定位准确,痛觉表现为局限性锐痛,与病变内脏部位符合,并有固定压痛,腹肌紧张,如患胃、肠穿孔和化脓性胆囊炎时,就产生躯体性疼痛。
(3)感应性腹痛
腹腔内的脏器发生病变时,不仅腹腔器官所在部位疼痛,而且远离该脏器的部位发生痛觉过敏或痛感,这种现象叫感应性腹痛。此种现象是由于内脏的痛觉神经纤维和被感应皮肤的感觉神经纤维同进入同一脊髓阶段,内脏痛觉可激发脊髓躯体感觉神经元,或提高它的兴奋性所致。如急性阑尾炎的早期,患儿感觉上腹部疼痛,这就是阑尾炎引起的感应性疼痛。当然内脏疼依然存在,但感应性疼痛较内脏疼剧烈。再发性腹痛主要是内脏疼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