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赘通常分为多发性和孤立性两种:
(1)多发性 好发于面部、颈项、腋窝,损害为绿豆至樱桃大小,光滑柔软的有蒂赘生物,直径多在1~2mm,表面可有沟纹,为正常肤色、浅黄或深红色,一般无自觉症状。
(2)孤立性 好发于躯干下部,如腹股沟、女性外阴等处。损害一般为单个,有蒂,呈息肉样突起,颜色同多发性。
皮赘的病理组织显示,其主要变化是由表皮所包围的真皮结缔组织组成。结缔组织疏松水肿,含有许多毛细血管。
本病在临床较多见,但需要与软痣和神经纤维瘤区分。软痣与本病在外观上很难区分,但病理检查可区分;神经纤维瘤为先天性多发性赘瘤,大小不等,数目多,性质柔软,触之有空囊感,伴有色素斑。
皮赘一般不会恶变。小者可用水晶膏、祛疣糊腐蚀,大者可用电凝固破坏其基底部即可,液态酚或三氯醋酸点灼亦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