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转晾,人们防非典的弦越绷越紧,不少人在服用各种认为能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或保健品,有的甚至每天把几种药一大把一大把地吃下去,殊不知“是药三分毒”,专家提醒: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谨慎用药 防非典不可乱用药 曾饱受非典威胁的人们对提高免疫力,预防非典深为重视。随着天气的转晾,人们防非典的弦越绷越紧。笔者询问周围的人,约有半数在服用各种认为能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或保健品,有的甚至每天把几种药一大把一大把地吃下去,才算安心。更有甚者,稍有头疼脑热,便打听着提前吃治疗非典的药物。殊不知,任何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如果用药不当,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会带来其他的危害。专家建议,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应了解其副作用也就是不良反应是什么,以便心中有数。 据前一段时间的报道,抗非典药蛋白酶抑制剂与某些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同服会产生较大副作用。这点应引起医务工作者和万一感染非典的患者的高度注意。 “是药三分毒” “是药三分毒。”这一说法在最近进一步得到国家药监局专家的确认。 从9月1日开始,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将不定期向全社会公布值得注意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到现在为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发布了4期通报,涉及约20个品种,但前3期的发布权限仅限于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有关药品生产企业,此次是首次向公众发布药品不良反应通报。在首次通报中,胃复安(灭吐灵)、鱼腥草注射液、碘化油胶丸、卡马西平片和安痛定注射液5类常用药榜上有名,专家提醒公众警惕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人们难免心生疑问:既然是国家批准的合格药品,为什么还会出现不良反应? 药品在有治疗作用的同时,还存在着它本身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在临床前的动物试验中,在上市前人体临床试验中,不可能完全发现。因为动物跟人是有种属差异的,在生理上、病理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也存在观察时间短、参加人数有限的局限性,一些发生率比较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在研究和审批时还难以充分了解。所以,一个药品上市并不意味着对它安全监管的结束,而是需要在更大的人群范围内观察它的不良反应,看看这些不良反应跟这个药品之间是否有关系,如果确定了这种关系,就要根据它的严重程度修改药品说明书,增加注意事项或者增加不良反应禁忌症,甚至写出警告。 中药也不例外 一种较普遍的观念认为,西药是化学制品有副作用,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比较平和,没有副作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前不久,一个朋友的父亲在体检时发现得了肾衰竭,需要换肾!这对于他的家庭来说如同是晴天霹雳。怎么一贯健康的父亲会突然患上这样重的肾病呢?追根寻源,最后得知,是因为为了去火,吃了医生开的中药龙胆泻肝丸,其中含有马兜铃,可引起急性肾衰、慢性肾衰、肾小管酸中毒等。 据北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对1993-1999年期间5900份北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表明,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中,抗生素占首位(48.2%),中药以13.4%的比例占第二位。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对1994至1999年10月因药源性疾病住院病例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致病药物中,中药仅次于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排在第三位。中药的不良反应涉及的除了已经被禁用的含有马兜铃属中药的成药(如龙胆泻肝丸)可引起急性肾衰、慢性肾衰、肾小管酸中毒等外,一些常用中药也出现了类似报道,如大黄和有宣肺、利咽功效的桔梗等。 有关专家提醒,由于传统观念认为中药安全无毒副作用和有些企业广告的推波助澜,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因此必须改变中药安全无毒的旧观念。 不良反应不等于假冒伪劣 有一种误解是:药品有不良反应就不能用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有些药品在被通报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后,或被停止使用,或被限制使用,或更换了处方。但一般的药物不良反应是正常的。 具有不良反应的药品并不一定就是假冒伪劣药品,通报一种药品可引起某种不良反应也不意味要停止其生产、销售和使用。药品不良反应可能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患者的感觉经常与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很相似,如头痛、恶心等。医生提醒,如果在服药后,特别是服用了新上市的药品后发现原有的症状加重,或是出现了原来没有的症状,要想到服用该药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 医学专家提醒,出现药品不良反应不必过于惊慌,而是患者在正常使用药的情况下出现的不适反应。因此患者在使用已经公布有不良反应的药品时,一定要仔细了解其禁忌;要在服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一定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