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人的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与心梗性
血清凝血因子Ⅶ水平高已表明是冠心病死亡的预期指标。既然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对凝血因子Ⅶ水平的变化起作用,多态性也许与血栓形成突然引起心肌梗死的危险性相关联。意大利维罗纳大学临床和实验医学系D.Girelli医生等共研究了444例病人,其中311例有血管造影证实的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311例中,175例有以前发生过心肌梗死的病历记录;另外133例冠脉造影正常的病人作为对照组纳入研究。对激活的凝血因子Ⅶ进行了测定,并确定了凝血因子Ⅶ基因的3种多态性:一种为助催化剂(A1和A2等位基因),一种为催化的部位(R353Q),还有一种为基因内区7。
结果显示,每一种多态性都对凝血因子Ⅶ水平起作用。具有A2A2和QQ基因型的病人被激活的凝血因子Ⅶ水平最低(分别有66%和72%低于野生型基因病人的水平)。无冠状动脉疾病的病人其各种基因型的发生率等同于有冠状动脉病病人全部人群的发生率。在后一组,没有发生过心肌梗死的病人与有过一次心肌梗死的病人相比,其A2和Q等位基因没有明显较多的杂合子和纯合子(卡方分析,存在助催化剂多态性P=0.008,存在R353Q多态性P=0.01)。A1A2或RQ基因型病人心肌梗死的校正比例比为0.47(95%可信区间为0.27~0.81)。作者认为,上述结果表明,已经确定的凝血因子Ⅶ基因型对防止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作用,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病人尽管存在着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不发生心肌梗死。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第15卷第24期第13页
2000.12.27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